第三十一章 世间事,绝望就是希望(第3/6页)

曹操的信写得很简单,大致意思就是——“若将马超擒赴许都,即封汝为西凉侯。”这是一种交换。曹操逼迫韩遂做出选择:要亲情,还是要荣华富贵?

这的确是个古老而又乏味的选择。人类历史有多长,这个选择的存在就有多长。并且它将永远存在下去,起码在人类消失之前,看不到他终结的迹象。

马超明白了——韩遂这是不好意思说。这个与他父亲马腾结为兄弟的人看上去还有些害羞,尽管他的眼里燃烧着熊熊欲望。

马超伸出手去,做捆绑状,意思是不劳叔父动手,要取荣华富贵,尽管拿去。韩遂看着这双手,摇头。

马超:为什么摇头?

韩遂:因为它太细。

马超:再细,曹操也需要。

韩遂:不错。

马超:你可以绑了它去。

韩遂:我是你叔父。

马超:富贵面前,没有叔父。

韩遂:不要那么赤裸裸嘛,我不习惯的。

马超:你很快就会习惯。

韩遂:怕是没有这个机会了。

马超:叔父不需要这双手?

韩遂:需要。

马超:那就不要太含蓄。动手。

韩遂:你这双手太细。

马超:什么意思?

韩遂:打曹操,这双手没什么力。

马超:……

韩遂:加上我这双,应该可以了。

马超终于明白,韩遂在跟他玩躲猫猫的游戏——这个老男人,心还是红的,血还是热的。他要跟马超一起去打曹操。

于是二十万大军被组织起来了,他们浩浩荡荡,杀奔长安而去。

长安很快得手。马超、韩遂得了城池后,犒赏三军,并剑指潼关。

曹操害怕了。这样下去的话,我的老窝就有问题了。曹操不敢再想南征之事,而是考虑怎么守住潼关。

曹洪、徐晃被赋予了重任。曹操交代他们:先带一万人马去守潼关。如果十天内失了关隘,你们都不用活了;如果是十天外失了关隘,那就不关你二人的事。我统领大军随后便到。

曹操的交代很有些无厘头的风格,但是曹仁却认为,派曹洪去守关,不仅仅是无厘头,也是悲剧。因为曹洪的性格。

曹洪这个人,性格比较暴躁,曹仁担心,这不是一个守关者应有的性格。

不错,不同的性格做不同的事。性格暴躁的人一般适合进攻不适合防守。曹仁担心,曹操这回犯的错误可能是致命的。致一个人的命。更致一座关隘的命。

事实上曹操并非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但他还是派曹洪去了。不为别的,只因为他多派了一个人——徐晃。

徐晃为人谨慎。曹操以为,他和曹洪将构成一对黄金搭档。性格互补的人往往能够成为黄金搭档。这个道理,曹操很早之前就明白了。

曹操的工作其实很简单,就是掌握这些貌似浅显易懂的道理,然后在关键时刻灵活运用,这就叫识人,也叫知人善任。

曹操还以为,曹仁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知人善任是一门大学问啊,就像中药的组方配伍,不会配的只知用一种药,会配的天下药材皆可拿来为我所用,治病救人只在弹指间。

曹操自信,自己是配药的顶尖高手。所以曹洪、徐晃一起去守关,他认为相得益彰,刚柔相济,当是人间绝配。

事实好像按照曹操的预料在往前走。因为徐晃确实能很好地遏制曹洪的蠢蠢欲动。

曹洪的蠢蠢欲动应该说也是迫不得已的。一方面是他性格暴躁,另一方面实在是马超攻击得太厉害了。

马超的攻击靠口而不是靠手。他领军来到关下,把曹操祖宗十八代的母系成员都一一问候了个遍,这让曹洪忍无可忍,无法再忍。他准备出兵下关厮杀。徐晃就是在这样的时刻拦住了他:兄弟啊,忍忍,再忍忍……

大哥啊,忍无可忍了啊。忍无可忍也要再忍。

错。忍无可忍无须再忍。姓马的骂的又不是你的祖宗十八代。

骂谁都一样。都痛。那为什么要忍?

你真不明白这其中的道理?不明白。

唉,兄弟啊,你白活了。怎么?

人生就是一个忍字。你不会忍,怎么活?

天意弄人

曹洪便忍了。忍了九日。第十日没忍过去。

不是马超们第十日骂得特别狠,而是他们累了。骂累了。

骂累了的西凉军大多弃马在关前草地上懒坐。有些索性闭上眼睛睡大觉了。他们的睡姿毫无疑问对曹洪构成了诱惑。曹洪以为,报仇的时刻到了。他突然带领三千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杀下关去,直杀得西凉兵们弃马抛戈而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