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九章 大秦的财政求助(第2/3页)

在国内尚有五十余万旧式军队尚未淘汰之际,有限的财政收入必然无法支持大秦的军制改革持续推进。在这种情势下,去年一月,大秦便以广州市舶司为抵押担保,向齐国借贷了五百万汉洲银元,期限十年,以补充空虚的国库。

然而,就在大秦休养生息、积蓄实力之时,一场非常意外的军事冲突却不期而至。

1679年初,西北边境传来警讯。平定了蒙古杜尔伯特、辉特等漠西卫拉特各部的准噶尔汗国突然举兵进入青海,试图要将这块原和硕特汗国的地盘纳入其麾下。

是时,主政西北地区的吴三桂病重卧床,不能视事,其子吴应麒胆小怯懦,有意让出青海。但据守西宁的悍将王辅臣不甘多年经营的地盘就此让与蒙鞑,坚决主张抵抗。在新年之际,带兵三千,从西宁急袭兰州,在内应的帮助下,一举控制全城,并斩杀吴应麒、吴三桂女婿郭壮图及方光琛,闷死病重的吴三桂。

随后,王辅臣遣使至秦州(今天水),急告大秦甘凉都督熊天霖,请朝廷速发天兵至青海,以驱蒙鞑。

熊天霖闻报后,在尚未得到陕西总督的命令情况下,提兵三千,冒风顶雪,迅疾杀向兰州。

控制了兰州城后,熊天霖一边不断请命陕西速派援军,一边派出一千军兵随同王辅臣所属部队赶至大通(今青海门源县城),警戒进入青海地区的准噶尔部。他则领两千精锐,弹压城中乱局,整顿数千军心大乱的吴军。

准噶尔汗王噶尔丹派出使者与秦军交涉,提出此地原为蒙古和硕特部领地,境内还有为数众多的蒙古部落。那么准噶尔来此,特为统一蒙古诸部,是部落内战,请求大秦不要干涉。

熊天霖则觉得,这青海一带为当年吴三桂所破,并纳入治下。而吴三桂早在十年前便向曾经的大明上表归附。如今,这里自然也成了我大秦的地盘,而且人家都求到我了,我如何能置之不理。

于是,熊天霖将准噶尔使者赶出兰州城后,没有再理会噶尔丹,而是继续催促后方派兵增援。

噶尔丹一看,好话不听呀!但想硬打却也未必打得过,侧后方的叶尔羌汗国还未征服,位于西藏的和硕特汗国又暧昧不清,自己所带的蒙古骑兵仅四千余骑,而且还是孤军深入。可若不打,青海地区的蒙古部落又将如何看待自己。

要知道,他在去年冬天,才接受大赖授予的“丹津博硕克图汗”称号,还想着自己在带兵进入青海、西藏后,一定会让各地蒙古部落争相影从,投附准噶尔汗国,从而轻松征服和硕特汗国。

但没想到,这些汉人却仍旧能牢牢把控着青海的局势,丝毫不给他任何机会。一时间,噶尔丹便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僵持到四月上旬,闻知秦军陆续汇集至兰州的部队规模已达一万两千余,自知没有战胜的把握,噶尔丹无奈之下只能撤军。

准噶尔部军队虽然已经撤走,但聚集于西宁、兰州的秦军却并没有返回内地,而是精选了六百精锐和八百蒙古部族武士,趁天气转暖之际,朝西藏拉萨城进发,准备以强大的武力威慑,将和硕特汗国收服,斩断其与准噶尔汗国之间的联系,稳定西南边疆局势。

6月15日,秦军进抵原大明朵甘思宣慰司地玉树,收服当地的囊谦王族所属部落。

7月2日,秦军进占昌都,尽俘和硕特汗国官员和地方喇嘛。

拉萨城内的和硕特汗国达赖汗(不是那个喇嘛,又称热丹台吉)和五世大赖喇嘛闻讯后,震恐不已,立即分别派出各自使者前往昌都,哀求天朝大军勿要进军拉萨,行杀戮之举。

秦军领兵将领敬告和硕特汗国和五世大赖喇嘛派来的使者,立即举国降附,向大秦称臣纳贡。否则,天朝大军数万官兵将杀入拉萨,尽屠其众。

在经过一番激烈讨论,又权衡利弊后,和硕特汗国达赖汗被迫屈服,派族弟甘丹策旺前往兰州,上表归附大秦。

而五世大赖喇嘛则应允,会率僧众官员于六月启程前往南京,敬拜大秦皇帝,接受册封,并表示臣服。

至七月中旬,困扰大秦西北和西南的边患,就在一个非常偶然的事件中得以暂时消解,而且还扩地数千里,这让两年前还在朝鲜碰得满头是包大秦朝廷,声势大涨。

但是,这场短促的军事行动,因为距离内陆腹心地区太远,以至于耗费了大量的金钱和物资,前后靡费白银两百多万两,将从齐国借来的贷款,给花去了大半。

开疆扩土,收纳和硕特汗国,将大秦势力延伸至河西走廊最西端和原乌斯藏地区,却让皇帝孙可望得意非常。兴奋之余,皇帝便在南京紫禁城中大宴群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