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思永:未竣工的考古学重镇(第2/6页)

那之前,中国境内无论是外国人还是中国人进行的考古挖掘,遗址发掘都采用按照深度来划分地层的方法,缺少科学性。殷墟的首次发掘由董作宾主持,目标在于探求甲骨,他提出了“殷墟淹没说”。第二、三次发掘,即由李济主持。他也赞同董作宾的观点,误判地上文化层是由洪水淤积而成。夏鼐在1937年2月22日的日记中写道:“下午至李先生处……谈话中,我露出不满意小屯发掘的方法,李先生仰卧着,两眼直瞪着天花板,说:‘小屯发掘的时候,我们什么都不知道,只好乱挖。’又叹气说:‘后世知我者其小屯乎!罪我者其小屯乎!’”1这在当时情有可原。张光直曾指出,1928年的时候,全世界田野考古的水平都不够高。当时英国人在印度搞发掘,仍是一大堆人站在探方里。梁思永在美国西南部搞过发掘,受祁德指导,又有当地特殊地貌的启发,因此容易形成“很大一片整个挖的概念”。

1931年3月至5月,梁思永在后岗的发掘,创造性地提出了科学的地层划分方法:以土质土色及包含物的不同来划分地层,为科学而准确地认识古代文化遗存打下了基础,使中国田野考古技术明显提高。梁思永还主张在发掘工地附近另租工作站,吃住在工地,仅在星期天回城休息和作下一周的准备,以提高工作效率。中国田野考古工作站制度自此而生。

1931年秋天,梁思永转战山东历城县龙山镇城子崖的发掘工地。此处遗址,是考古学家吴金鼎1928年途经城子崖意外发现的。他在断崖横面上找到一些陶片,并在随后的实地勘察中,发现了更多黑亮的陶片与石器、骨器。城子崖遗址的上层为东周时代遗址,下层是首次发现以磨光黑陶为显著特征的新石器时代遗存,最初称为“黑陶文化”,后来经梁思永提出,命名为“龙山文化”。梁思永此次发掘有着较为明确的目的:“第一是想在彩陶区域以外做试验;第二想看看中国古代文化之海滨性;第三是想探探比殷墟——有绝对年代知识的遗址更早的东方文化。”(《城子崖序》)1939年,梁思永在“第六次太平洋学术会议”上提出的论文中,全面总结了龙山文化。直至今日,对龙山文化类型的进一步划分,仍导源于梁思永当时的创见。一本命名为《城子崖》的大型田野报告,1941年以梁思永、董作宾的共同署名在四川李庄石印出版。

1932年,梁思永在安阳后冈工地野外发掘时突发疾病。开始只当是普通的感冒,因田野发掘紧张,生活艰苦,他在工地上来回奔波,不能稍离,病情未及时控制,高烧几日,遂转成烈性肋膜炎。等转到北平协和医院住院治疗时,梁思永的胸肋部开始大量化脓积水,医生从他的胸腔内连续抽出了四瓶黏液。经加量用药和多方救治,方稳住病情。当时,妻子李福曼已怀有身孕,仍在梁思永的病床前日夜守护。直到年底梁思永才渐渐好转,但病灶却从此蛰伏在那个寒冷的早春。

梁思永(左)与梁思成在考古工地。

1935年,夏鼐曾跟随梁思永参与殷墟侯家庄西北冈的发掘,他回忆说:

梁先生那时刚过三十岁,肋膜炎病愈后并不很久。瘦长的身材,苍白的脸色,显然身体还没有完全恢复过来。但是在工地上,他像是生龙活虎一般地工作着。他的那种忘我的工作精神使他完全忘记了身体的脆弱。白天里,他骑着自行车在各工地到处奔跑巡视。对于各工地在发掘中所显露的新现象和产生的新问题,他随时都加以注意,加以解决。他有时下坑亲自动手,有时详细指点助理员去做。那次的工作地范围广达数万平方米,分成五六个区域,但是几乎随时到处都有梁先生在那儿。四百多个工人和十几个助理员,在他的领导之下,井然有序地工作着,像一部灵活的机器一般。晚间在油灯下,他有时和工作队助理员谈谈当天发掘中的新发现,有时查阅各人的田野记录簿,有时看着助理员们剔花骨等整理当日出土品,有时和他们讨论新问题——因之时常深宵还未入睡。2

梁思永主持后冈工地,经过连续几次发掘,出土了与城子崖遗址下层文化相同的黑陶期遗物,发现了小屯(商代)、龙山、仰韶三种文化遗存上下依次堆积的“三叠层”。他观察到,后冈遗址的分布中心每次都略向东北方向移动,这大概与洹水的活动有关,因为洹水所冲积形成的三角沙洲是向东北推进的。也许,古人就是利用洹水向后冈退让的优势,完成了三种文化的依次演进。他进而推测:第一次彩陶文化的人们在西南角留下一个小土堆;第二次黑陶文化的人们在小土堆的东北方向建成一个较大的村庄,这个村庄废弃之后,后冈大致形成;第三次白陶文化的人们在黑陶的废墟上继续堆积,最后形成了现在的后冈。可见,殷墟文化与龙山文化之间有着明显的继承关系,但二者之间也显然存在缺环;龙山文化与仰韶文化之间曾发生过密切关系。尹达后来评价道:“在河南北部这三种文化的时代序列是基本上肯定了。这好象是一把钥匙,有了它,才能打开中国考古学中这样的关键问题。这是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发掘中一个极重要的转折点。这功绩应当归之于思永先生。”夏鼐曾写道,“自(梁思永)加入殷墟发掘后,对于组织上和方法上都有重要改进,提高了我国田野考古的科学水平。在野外工作中,能注意新现象,发现新问题。主持大规模发掘时,能照顾到全局,同时又不漏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