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征服者威廉的纷乱家事(第3/3页)

罗伯特失宠于父亲后心怀怨愤,他身边的纨绔子弟怂恿他采取行动攫取诺曼底控制权,父子间撕破脸就只缺导火索了。1077年,弟弟威廉和亨利恶作剧,把尿壶里的脏水泼到兄长头上,罗伯特感觉受到奇耻大辱,认为两个弟弟敢如此放肆,肯定与父亲的教唆和偏袒有关,一怒之下率兵去夺取鲁昂的城堡。罗伯特政变未遂,父亲下达对他的通缉令,罗伯特只得去投奔自己的舅舅佛兰德斯伯爵,此后他受法王资助不断在诺曼底发起叛乱。

12世纪初的编年史家伍斯特的约翰曾记载:“1079年的一次战斗中,罗伯特与父亲狭路相逢,威廉一世的战马被射死,换上新战马后与罗伯特刀剑相搏,手部被儿子一剑击中,跌落马下,罗伯特继续追砍,威廉一世发出愤怒的咆哮,罗伯特听出父亲的声音方才离去。”

一边是丈夫,一边是儿子,王后玛蒂尔达内心备受煎熬,最终伟大母爱战胜了夫妻之情,她选择暗中资助儿子。威廉知情后愤怒至极,他说:“我曾经以为我找到了世界上最值得信赖的助手,即我的妻子,我把她当作我的灵魂,我曾经把王国的军政大权交付给她,对她如此信任,现在,我的妻子竟然策划阴谋颠覆我的生活,用我的钱去资助我的敌人,把我推向坟墓。”威廉对妻子的感情胜过怨愤,除了要求玛蒂尔达不得再犯,并未对她实行惩罚,只对罗伯特处以流放。在玛蒂尔达斡旋下,1080年父子勉强和解,不过王后三年后去世,失去这个润滑剂,父子关系再度紧张,罗伯特继续与法王谋划反对自己的父亲。

两个小儿子则百般依顺,始终坚定地站在父亲一边,国王去世时,留在身边的三子威廉继承了英格兰王位,史称威廉二世,他因为有着一张像牛肉般泛红的脸而得到绰号“红脸威廉”。罗伯特则理所当然继承了诺曼底公爵的位置,幼子亨利未获得领地,得到一笔钱财去购买地产安家立业。

尽管红脸威廉获得坎特伯雷大主教等人支持,在两岸皆有地产的部分诺曼贵族却颇为犯难,他们觉得两兄弟分踞英格兰和诺曼底并非好的继承方案。一位叫奥德里克的诺曼贵族说:“一个是主公,一个是君王,都是我们的主子,他们互相充满敌意,我们到底该怎么侍奉他们,如果我们忠诚于威廉,就会得罪罗伯特,他会没收我们在诺曼底的地产和岁入,反之亦然。”

部分诺曼贵族认为罗伯特名声虽然不佳,但他统一两岸成为共主,以他慵懒的性格有利于增进贵族权益。奥德里克联合一群贵族在英格兰掀起叛乱,试图迎立罗伯特为君主,旨在解决他们自己的“效忠难题”,维护王国稳定和个人利益。罗伯特与威廉有个协定,若一方死亡,另一方拥有继承权,所以他未对起事贵族们伸出援手,叛乱很快被威廉二世镇压下去。不过此后的事实说明,只要英格兰国王不兼任诺曼底公爵,就会引发王室内战或贵族叛乱。

教宗乌尔班二世发起“十字军东征”倡议,鼓励欧洲贵族和骑士们去收复圣城耶路撒冷,生活放荡、财政困难的罗伯特找到了一个更适合他的事业,为了筹集出征费用,他决定把诺曼底以1万马克的低价抵押给弟弟,红脸威廉花钱把父亲的王国重新统一。

红脸威廉的私生活不比罗伯特好到哪儿去,他生活豪奢,一直未婚,只跟情妇们姘居,所以没有合法子嗣。1100年8月2日,红脸威廉在森林中狩猎,被他的臣下斯沃特爵士一箭误射身亡,弟弟亨利此刻也在林子里,迅速带人前往温彻斯特控制国库,3天后加冕为英格兰国王,史称亨利一世。亨利获得王位行动之迅速不免让红脸威廉之死充满谜团,有人怀疑他策划了对兄长的谋杀,但此事缺乏确凿证据。鉴于兄长在世时的强硬统治,为了收买人心,亨利登基后颁布《自由宪章》,承诺实施“德政”,发誓尊重教会,保障贵族权益,限制王室的狩猎范围,这成为后世“大宪章”的基础性文件。

亨利只是继承了英格兰的王位,诺曼底公爵之职还需要重新争取,他登基几周后,大哥罗伯特结束东方冒险生涯回到诺曼底,根据当年跟红脸威廉的协定提出王位诉求。第二年7月份,罗伯特率军登陆朴茨茅斯夺取王位,教会和威廉一世的廷臣坚定支持亨利挫败了罗伯特的野心,双方经过谈判签署协议,罗伯特从此放弃对英格兰王位的诉求,亨利给兄长每年2000英镑的补贴。

1106年问题才真正解决,罗伯特不断激起诺曼底的动荡,亨利见时机成熟,出兵向对岸挺进,在坦什布赖战役中活捉罗伯特,把大哥软禁终身。这位浪荡公爵却因祸得福,一直活到1134年,以中世纪罕见的83岁高寿过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