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节 奥尔良少女创造“奇迹”(第3/3页)

驱逐英军有三大条件缺一不可:一是必须瓦解强大的“英勃同盟”,争取与勃艮第公爵和解,一味主战反而促使敌方团结反攻,可能葬送刚到手的一点成就;二是军事与财政改革势在必行,取得最终胜利需建立更加强大的军力,如扩充兵员,提升装备,改善战术,建立新式兵役体制,而这一切举措皆构筑于充裕财政之上,需要时间革新财税体制,发展生产与商贸;三是增强军力和财力要从根子上强化王权,从贵族手中把更多征税权、司法权、军事权收归中央王廷。

贞德奇迹其实多有意外因素,并被文学和宗教色彩浓厚的叙事过度神化,查理七世不可能用赌运气方式代替现实判断,押上个人与法兰西的前途。当时驱逐英军是不可能实现的目标,但查理七世又不便公开压制刚被贞德调动起来的大众热情,这位君主少年时代即经历家破国难,艰苦环境中运筹军政事务多年,养成了谨慎谋国的老成性格。

有个细节常被遗忘,贞德率部支援奥尔良之前,在阿金库尔战役中被俘、一直囚禁在英格兰的奥尔良公爵查理向英格兰护国公汉弗莱提议:奥尔良地区保持中立,摄政权暂归勃艮第公爵,以换取避免战争。这个计谋起到离间效果,勃艮第公爵明显心动,向贝德福德公爵提出请求。贝德福德尽管处处迁就盟友,刚刚为菲利普弄到一个“英占法兰西总督”的名头(菲利普勉强接受),但实在无法应允这个要求。遭到拒绝后勃艮第公爵大怒,勒令自己军队撤走,奥尔良总决战时围城的英军兵力已不占优势。

国王其实相当厚待奥尔良少女,晋封她全家为贵族,免除她家乡的赋税,允许她自由使用王室的百合花徽章,可不必遵守宫廷一切繁文缛节。直到1430年5月,查理七世才宣称发现勃艮第公爵并无和谈“诚意”,后悔没有及时拯救贞德,但这无非是政治作秀,英格兰除掉贞德的意志坚决,他当时未必有实力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