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营救(第5/6页)

“按照你所言,要想暗算兰陵王的从来不少,为何偏偏只有慕容家知道他的行踪,提早埋伏?”孙思邈问道。

斛律琴心不解道:“你究竟想说什么?”

孙思邈并未回答,沉思道:“李八百怎么又能肯定兰陵王的行踪呢?”

这些都像是无关轻重的细节,但孙思邈显然颇为看重,因为他知道迷雾重重,这些细节却能推出很多有用的信息。

斛律琴心微凛:“你是说,兰陵王身边有细作,泄漏了兰陵王的行踪?”

孙思邈目光一闪,喃喃道:“这当然也是一个可能。”

斛律琴心忍不住问道:“那还有什么别的可能?”

“兰陵王若回邺城,依你看,会走哪里?”孙思邈问道。

“他从衡州回转,应走南城门。”顿了下,斛律琴心补充道,“上次他从洛阳回转,走的也是南城。”

孙思邈喃喃道:“看来我们只能试试了。我去南城门看看,你留在这里就好。”

他才要起身,就被斛律琴心一把抓住道:“……我和你一起。”她伸手抓住孙思邈的衣袖,很紧,不肯放松,脑海中突然又回忆起当初和孙思邈跳崖那一刻。

她这次没有回避孙思邈的目光。

孙思邈看了她半晌:“你心蛊未清,奔波伤神,对病情不利的。”

斛律琴心执着道:“有些事情,比命还要重要。”她秀眸凝波,少有地盯着孙思邈的双眼。

孙思邈却移开了目光,看了眼抓他衣袖的纤纤五指,点点头,和斛律琴心并辔上马,向城南驰去。

兰陵王若入邺城,必声势浩大,《兰陵王入阵曲》全城尽闻,二人始终不闻乐声响起,心中微松。

斛律琴心周身疲惫,但精神却足,和孙思邈并辔而走,虽担心兰陵王遇到暗算,却又希望这条路一直就这么走下去。

孙思邈人在马上,一直想着心事,突道:“你虽跟着斛律将军有些时日,可显然并没有参与当初灭道一事了?”

“当然了。”斛律琴心微笑道,“当初灭道伊始,我还未出生呢。”

“因此你对北天师道知道的也不多?”孙思邈又道。

斛律琴心点点头:“我能行事的时候,齐国已难见道人了,我当初奉令……跟踪你的时候,才开始对道中一事有所了解。”

知道孙思邈并非闲谈,定有所指,斛律琴心又问:“你想知道什么?”

孙思邈沉默片刻才道:“道中有云,‘三为数之众,九为数之极’,因此很多时候用数都和三九有关……”

斛律琴心越听越奇怪:“那又怎么了?”

“当年北天师道的道场由北魏移到东魏,在朝廷上榜的高人是一百零六人。”

斛律琴心记得孙思邈在将军府时,对义父提及当年谜案时说过这些事情,不解他为何旧事重提。

“按照正常来说……北天师道应有一百零八人才对,这才合九之数。”孙思邈望天思索道,“据我当年所知,寇谦之成立北天师道时,道场中人的确有一百零八之数的。”

“好像少两个人,那又如何?”

孙思邈沉默许久才道:“这两人去了哪里呢?为何后来北天师道宁可缺数,却不补足这两人的位置呢?”

斛律琴心虽也觉得奇怪,却不解孙思邈为何在这时候突对这种问题有兴趣,试探道:“或许可以问问我义父?”

“斛律将军是否想到过此事呢?”孙思邈喃喃又道,心中却在想,斛律明月肯定知道,这二十年来,道中每一人的底细,他都不会放弃调查的。

斛律琴心无法答复,举目望过去,见到城南在望,静悄悄的绝没有兰陵王进城的迹象,不由轻舒一口气。

可她气还没有喘完,脸色突变,只因为有乐声已随风飘来。

有琵琶声响,鼓声振作,号角长鸣,古朴雄厚又慷慨激昂。

是《兰陵王入阵曲》!

乐声一起,就代表兰陵王已入了邺城,斛律琴心久在邺城,如何会不知道这点?

可让她吃惊的是,乐声却是从遥远的城西方向传来!

张仲坚坐在客栈的房间中,皱眉不语。

客栈死了个伙计,房间内又死了五人,邺城齐军前来,自然大呼小叫,可那些人知道张仲坚和斛律琴心是一路的,多半和将军府有关,见他沉默,竟不敢多问一句。

齐兵很快将五个死人抬了出去,屋中恢复了清静。

不多时,有脚步声响起,停在了门前,顿了片刻,那人推门而入。

张仲坚略有诧异,知道孙思邈不会这么快回转,举目望去,目光微闪。

来的那人是店中伙计的打扮,可张仲坚一眼就认出那人是楼观道的道主郑玄。

张仲坚虽有错愕,但亦在意料之中,一切如果均是李八百的安排,六个刺客中那老者逃走,李八百只怕很快知道他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