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解雁门之围(第4/8页)

笼络一个,打另一个。长孙晟在笼络了东突厥后,又配合东突厥打败了西突厥……这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西突厥一听长孙晟的名字就害怕,因长孙晟,突厥对隋朝有所忌惮,也老实了很多,可如今,长孙晟死了……

那时候的隋炀帝,绝望了,以为自己必死无疑,甚至想要放弃挣扎了。

“陛下,还没到山穷水尽的时候!”隋炀帝的亲信宇文述说。

“还没到山穷水尽?这还不算山穷水尽吗?”隋炀帝愤怒道,他将这一切都怪罪在宇文述身上,“如果你们也能有长孙晟的智谋,我们何至于会遭此困境?”

宇文述当然知道隋炀帝只是气没处出,把他当出气筒了,也便不再吭气,任由他发火。

“还说没到山穷水尽,箭已经射到朕的身边了,你没看到吗?什么时候才是山穷水尽?莫非要朕死在箭下,那才算是山穷水尽?”

隋炀帝朝宇文述不停地怒吼着,吼着吼着,发觉宇文述是那么令他讨厌,那么可恨。如果不是他劝隋炀帝出宫散心,说不用担心起义军,说多带点皇家卫队就行了,还说美女散落民间……隋炀帝不一定有勇气出宫,不出宫,当然也就不可能被突厥围困,甚至杀掉。

被突厥围困在自己的领地,还可能面临在自己的领地被杀,这简直就是屈辱。

隋炀帝的表情变化,宇文述全都看在眼里,伴君如伴虎的道理他懂。他也害怕,但他知道,不能不有所行动,不能在这里等死,要是皇上死了的话,他也活不了,于是就说:“陛下,我们可以请求支援!从外围打突厥,打他个措手不及!”

“支援?从刚刚被围困,不就派出信使了吗?那一个个信使不都有去无回了吗?不是都没出雁门吗?如今,我们已成了笼中鸟,池中鱼,还有谁能替朕送信?”隋炀帝怒瞪宇文述,“难道你可以吗?”

隋炀帝觉得宇文述简直就是在胡说八道,被围困的他们,除非长出一对翅膀,不然休想出包围圈。

“陛下,虽然我们的人出不去,可那汾水河在我们可以活动的范围呀。虽然我们人走不出包围圈,可那河里的水却可以……微臣看了,若陛下能写几封急诏,绑在木头上,把木头放在汾水河上游,急诏便能顺着水流流出雁门,那些急诏,总有一两封会被人拾起并看到的,到了那时候,即使其他地方的军队赶不到,也可以就近募兵,火速救援的啊!”宇文述说。

隋炀帝那绝望的眼神,有了生机。虽然这办法未必可行,但也有可能成功,以前不是有人就用这种方式传信吗?总之,总比什么都不做,在这里等死强。于是,隋炀帝写了好多封求救的急诏,宇文述令人绑在了木头上,放在了汾水河上游,而那急诏也确实流出了雁门,有一封被李世民拾到。

隋炀帝一定没想到,拾到急诏的就是突厥克星长孙晟的女婿——李世民。而最终用计救隋炀帝的,也是他。莫非这真是突厥的宿命,遇长孙晟必败?

有喜好就有软肋,隋炀帝杨广的喜好是巡游,突厥抓住的就是他这个软肋,趁他巡游雁门时围困他,还差点成功,而那李渊父子最后也是趁他巡游江都,起兵太原……

第二十节 摆疑阵救主

(4)

隋炀帝杨广的处境如鱼游沸鼎之中,燕巢于飞幕之上之时,那用金银财宝贿赂宇文述而坐到左屯卫将军位置上的云定兴可就变成了热锅上的蚂蚁,惶惶不可终日。

隋炀帝和他的皇家卫队巡游到雁门时,云定兴的队伍就在离雁门不远不近的地方,他的任务是暗地里保护皇上,只是属于外围保护。皇上被突厥围困,这还了得?他不能不救,不敢不救,不救除非皇上被突厥杀了,不然自己肯定会因救主不力而掉脑袋的。何况,那皇上和宇文述如今还不能死,他还要靠他们为自己继续加官晋爵呢。可,怎么救?他为此一筹莫展。

然而,就在他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有人送来了一封被围困的皇上的急诏,云定兴更发愁了。皇上都发急诏了,自己再这么迟迟不动手,好不容易得来的身份、地位、钱财,甚至性命,不是又要失去了吗?

云定兴曾是太子杨勇最宠爱的太子妃云儿的父亲,杨勇先被废,再被杀后,云定兴本来也要被处死的,可他不仅用他大量的财物买通了宇文述,捡回一条命,而且还在宇文述的极力推荐下,做了左屯卫将军。

云定兴觉得他是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一定会有荣华富贵在等着他,没想到却遇到了隋炀帝被突厥围困于雁门的窘状。

云定兴急得嘴角生疮,夜不能眠。一日,在他手足无措地在军帐外不远处眉头紧皱,踱着方步,抚着长髯,哀叹命运时,突然,他感受到了周围的异样。顿时眼神一凛,眉头一挑。在怔了一会儿后,他猛地回转头,回头间,已从腰间拔出利刃,扔了出去。顿时,一道银光向他左后方的大树方向飞去。只是很可惜,他期待“啊哟”救命声,“扑通”倒地声都没有传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