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慎刑和恤刑(第3/7页)

这本是一件简单的案子,而当唐太宗看到张蕴古的奏表时,也甚感欣慰。因为他之所以生气,令人抓李好德入狱,是因为在天下安泰之时,竟然有人不怀好意,妄议朝政,诋毁他,破坏他的清明。如今,既然这个人是个疯子,一个疯子的疯话,自然没人会当真,别人不当真,自己的清明也就保住了。

“既然只是一个疯子的胡言乱语,那就随他去吧!”

唐太宗赦免了李好德的罪,李好德被无罪释放。

张蕴古很为李好德高兴,因李好德虽然是个疯子,却在疯前棋艺了得,而且他的疯时断时续,清醒时,依然是个棋艺了得的人才。张蕴古本是棋痴,早闻其大名,也一直想和李好德对弈,无奈没机会见面,好不容易见了面吧,李好德又是个罪犯。现在好了,既然李好德被皇上赦免,他就是个无罪之人。既然他是个无罪之人,那么自己就可以等他清醒时,和他对弈了。

张蕴古的兴奋可想而知。

然而,世上最难得的是个“巧”字,而最怕的也是个“巧”字。由于太过迫切,张蕴古竟然亲自去接李好德出狱,巧的是,出狱时,李好德又正清醒着,而更巧的是,张蕴古接李好德出狱,两个人说说笑笑的场景,又被正巧路过的治书侍御史权万纪看到了。

“早闻先生棋艺不凡,本官可否邀请先生对弈一番?”张蕴古和李好德一番热情问候后,张蕴古毕恭毕敬地对李好德说。

那时候的张蕴古,并未将自己当成官吏,也没把李好德当作刚刚释放的囚犯,而将他视为老师。

李好德知道自己被赦免,全靠张蕴古的上表,当然很感激,也拱手施礼道:“小民能出狱,全靠张大人,还有什么不答应的呢?”

“好!好!”张蕴古高兴地说,“请!请!请老师去寒舍一叙。”

两个人就这么说笑着上了张蕴古专门为李好德准备的轿子。看着轿子远去,权万纪有些晕头转向。

“你们听到什么了吗?”他问身边的小吏,“张大人和那……李好德的对话,说了什么?”

“听到了,听到了!”小吏说,“张大人邀请那李好德去府里下棋!对了,那李好德不是疯子吗?怎么一点儿都不像呢?”

小吏说完,又补充一句:“早听说张大人爱棋如痴,想不到是真的,竟然对一个刚刚释放的罪犯,还是疯子那么恭敬!”

“怕就怕不是疯子!”权万纪喃喃道,“那我们可就犯了欺君之罪了!”

“什么?大人刚刚说什么,什么欺君之罪?”小吏没听清楚。

权万纪没再说什么,转身就走了,只留下一脸茫然的小吏在自顾自地说:“怎么一个个都怪怪的!”

权万纪匆匆离开,是要弹劾张蕴古,他说张蕴古袒护李好德,李好德根本就不疯癫。

权万纪和张蕴古没仇,也没想害他,只是以为张蕴古真的在袒护没疯的李好德,那么自己也会受到牵连。

唐太宗一看权万纪的上奏,这还了得?这张蕴古不仅袒护李好德,还欺瞒自己,罪不可恕!

就在唐太宗下令要将茫然的张蕴古抓起来,交给大理寺处置时,房玄龄说:“陛下,既然那张蕴古说李好德有疯癫症,而那权万纪又说李好德没有疯癫症,看来不能听任何一方的一面之言,不妨交于御史台先调查清楚再说!”

唐太宗一听,言之有理。于是便将此事交给了第三方——御史台去调查。

在李唐,遇到重大案件时,都是三司(大理寺、刑部、御史台)共审的。而在这三司中,大理寺负责审案;刑部负责复核;御史台负责监察。

御史台的监察御史知道此事关系重大,处理不当就会造成冤假错案:不是张蕴古欺瞒皇上,就是权万纪欺瞒皇上。

“此事调查时千万不能马虎,一丝一毫的马虎都不能!一定要调查清楚,把张蕴古、李好德的整个家族都调查清楚!”监察御史吩咐手下说,“不能有任何遗漏。”

一段时间过去了,调查结果放在了监察御史的手里:李好德的哥哥在相州任刺史。相州是张蕴古的老家。

于是,御史台仍然不敢有丝毫马虎,将调查结果上奏给了唐太宗,唐太宗一看,调查资料一大堆,但结果却简洁易懂,清楚明了。

一定是张蕴古和李好德的哥哥私交很好,甚至收了李好德哥哥的好处,帮李好德以“疯癫”脱罪。

张蕴古牵扯上了“官官相护”“营私舞弊”“蓄意包庇”——任何一条都是唐太宗最忌讳的,一时,他气得血往头顶冲。好你个张蕴古,朕念你有些能力,破格提拔你,没想到你竟然干欺君瞒上之事。

“把张蕴古推出去斩了!”唐太宗大声说。

群臣愕然,而那张蕴古还不知道事情有这么严重,正在为自己准备辩词呢。结果就被太极殿来的几位侍卫抓了起来,关都不再关他,直接拖到东市街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