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北魏冯太后(第3/6页)

二王按律当死,冯太后对群臣说:“你们认为,应该顾念亲情、毁弃法律呢?还是应该大义灭亲、严明法律呢?”大臣们几乎异口同声:“二王,景穆皇帝(拓跋晃追谥)之子,应该得到宽恕。”冯太后默不作声,孝文帝打了圆场:“二王所犯的罪行难以宽恕。但是,太皇太后追思高宗(文成皇帝)大恩,顾念手足之情,且南安王侍奉母亲十分孝敬恭谨,内外闻名。因此,特赦二王死罪,削夺官爵,禁锢终身。”等于判了无期徒刑。

冯太后心有不甘,又拿闾文祖说事。中散大夫(谏官)闾文祖作为特派人员曾到长安调查拓跋桢贪赃一案,暗中接受贿赂,为他隐瞒辩护。案件彻查之后,闾文祖抵罪。

冯太后于是对大臣们叹息说:“闾文祖以前自称廉洁奉公,而今竟也贪赃枉法,从这件事上可以看出,人心叵测,难以探知。”孝文帝就势发下狠话:“古有待放之臣,你们在座的如果扪心自省,认为不能克制贪欲,允许辞职回家。”当下,中散大夫慕容契站起来,抗声道:“小人之心常变,帝王法律不变,以常变之心去应付不变的法律,恐怕不是我所能够担当的,我辞官。”孝文帝迅速转变态度:“慕容契知道人心是不可能不变的,就一定知道贪婪是多么令人厌恶,何必请辞!”

国家难以根除腐败,在于难以消除人的欲望,欲字不除,反腐不立。然而,人的欲望又是社会进步的推动力。消灭人欲,同时熄灭人类向上的火焰。这就是腐败难除的根源。

法律威慑和道德建设的作用显而易见。冯太后处死一批贪官污吏,将一千多名只拿小鱼小虾,对大的贪污犯不闻不问的侯官全部撤换。北魏的侯官具有今天国家安全局和检察院的双重职责。为配合祖母的肃贪政策,拓跋宏亲自查办舅爷李洪之,赐家中自尽。各地一把手四十多人被杀头。经过冯太后和孝文帝雷厉风行的肃贪,北魏官场贪污状况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肃贪不是最终目的,保证一个廉洁的政府班子是为了更好地推行政务。北魏政府准备颁布均田令。

叁 诈作赵郡鹿

土地国有还是私有?这个命题长久以来困扰着中国人。从夏商周的井田到现在的“土地集体所有制”及“土地承包责任制”和“流转土地承包权”。人们众说纷纭,争论不争,轻则形成党争,重则国破家亡。

“民以食为天。”粮食是人们生存的根本,而土地则是产生粮食的地方。也许有人会说:“我吃肉。”那么动物吃什么呢?国家制定土地政策目的基本有三:第一,保证粮食供给;第二,刺激经济发展;第三,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商品经济高度发达之后,国家逐渐放松征收粮食的赋税,转而全力保证粮食供给。中世纪商品经济不发达,社会财富主要从农业中来。土地问题是国家考虑的重中之重。北魏国率先进行土地改革。北魏国的土改有它的急迫性,也有它的有利性。许多人会说,北魏之所以搞均田是因为国家手中掌握许多土地,而南朝不具备。可我们应该看到,江南土地大开发是在东晋和刘宋两朝实现的。

刘宋王朝土地私有,建国初期不允许“封锢山泽”,到了孝武帝刘骏时代,完全放开了,土地自由买卖,爱怎么搞怎么搞。随着江南的繁荣,传统经济中心逐渐南移,南北朝时代,南方经济较北方发达。

土地国有好,还是私有好?秦国的商鞅给出了答案。“废井田,开阡陌”,也就等于废除土地国有。对土地极度渴望的民众使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之一,最终统一中国。

然而,当土地得不到扩张的时候,一个土地私有的帝国将面临极大的困境。秦末、两汉末,以及南朝末年。人口不断增长,土地不断兼并,很多人吃不上饭。除非你去发动战争,侵略别的国家。

中国地理形势决定难以扩张,北有草原和森林;南有亚热带林地;东有大海;西有高原和沙漠。内部解决注定要有动乱。古代现代一个道理。当今世界粮食问题之所以不紧张,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新大陆的发现。美国社会之所以相对稳定,就因为它是个新大陆而已,和文明关系不大。如果下去两百年,美国人口达到十五亿,恐怕美国人也难以过得如此悠闲。所以,我们不应该指责西欧人口的负增长,更不该指责中国的计划生育,机器大生产形势下世界上的人越少越好。

北魏帝国面临着这样的形势,扩张的势头已被地理环境遏制,只能反求诸己。

公有制的“井田”能不能复古,答案是否定的,谁也不愿意做王莽。那么,西晋王朝的“占田制”可不可以恢复?“占田制”说白了是“限田”,和土地私有没什么区别,如何能够限制统治者去搞兼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