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郤之难二(第3/3页)

晋、楚两军角斗,潮起潮落,云卷云舒,场面惨烈异常。由于战前犹豫不决,楚军一开场就处于被迫应战的防御地位,并且倒霉的楚共王还负了眼伤,军心动摇,郑国盟军附在楚右军尾巴后面,遭到晋军部分中军与左军重兵集中攻压,力不能支,慢慢后退。楚左军也是遭到晋人部分中军与右军的合压。于是楚左右两军形式窘迫,楚中军受此影响,亦向后退却。楚共王不顾中箭疼痛,坚持擂鼓指挥,命令楚人箭发如蝗,但受制于弓手的臂力,威力终究有限,不足以阻滞对方战车的冲击。

晋国战车兵一边进攻,一边把车上的皮盾排成“短墙”,排成上百米的横墙,蜿蜒在旷野上,压向楚军,抵制楚人的箭雨。楚国大军被一直逼着后退,直退至颍水北岸,后面就是急流旋涡,失去退路。楚共王再次陷入险境,大批的敌人朝他围攻上来,马上被挤下河里喂王八了。楚共王魂飞魄散,赶紧杀猪似的叫唤:“养由基给寡人连续射击。”养由基这回可算得了圣旨,他驻车弯弓,手挥如猿,箭去好似流星,整梭子整梭子的,一连串猛发,虽然是站在颠簸的车上,但箭无虚射,五步、十步、百步,敌人应弦而噎,远远近近,伏尸满地。成语“百发百中”就是说他呢。后面的晋军还不明白怎么回事呢,都伸着脖子往前挤,直到看清一支三棱箭来拜访自己的脖子。养由基号称“养一箭”,一发必中,专射人脖子(因为就那儿没甲胄),一射一个死。养由基杀人——打一歇后语——“绝对不续弦”。养由基一边射,还一边冲对方招手:“Come on, Come on, Come on, baby。GoGoGo,呕哎呕哎呕哎,GoGoGo,呕哎呕哎呕哎——Yeah,Yeah——!”

养由基射击的同时,楚大夫“叔山冉”也赶来护驾。这牛人更猛,拎起一个晋国兵当作手榴弹,抡圆了投掷晋国兵车,砸断对方车轼,打法骇人听闻,晋军不由自主纷纷倒走,楚共王才得以在河边彻底脱险。(星宿老怪的打法,是跟这儿学的吧。)

楚左右两军虽然败退(因为晋人分拨了中军去压挤楚两翼),但楚中军武器精良,兵员素质一流,凭着刚才的射击和投掷,奋力抵御,保着楚共王,竟然战退晋中军,反败为胜,直至天黑见星犹鼓勇不止。这时天色已晚,两军整体胜负未判,晋厉公决定停止进攻,明天再战,双双罢兵修整。从早上起,饭没吃一口,坐下来休息的机会也没有,军士们累得倚着矛戈喘气,炊事员招呼吃饭都不动弹,缓了半天才下场。这也是列国之间第一次打仗超过一天。到了战国时期,一打就是几个月一年,司空见惯。我们有理由相信,春秋时代的中国,主体旋律还是安逸与和平宁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