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如何提升口述史的可信度(第6/7页)

(二)找记忆力强的人谈,通过平等对话钩沉出其幽深的记忆

既然人的记忆力有强有弱,且都会随着时间而逐渐衰退,那么,我们应当尽量找记忆力强的人,且在其记忆力尚佳的年龄段来访谈。有些口述史项目主要访谈90岁以上的人,这肯定不是最优选择。对衰老到记忆紊乱、记忆丧失的当事人进行访谈,已经没有多大的意义。毕竟,历史并不是活得最久的当事人的胡说八道。访谈需趁早。据笔者的经验,访谈身体还比较健康、头脑还比较敏锐、记忆力还相当好的70岁左右的老人,所得收获通常比访谈八九十岁的人要大得多。

既然人的许多记忆不知道藏在什么地方,需要触发和提醒才能想起,那么,我们应努力做好这种触发工作。好的口述历史必然是对谈,而不是局外人所想象的一人(受访人)说一人(访谈人)记。在开始访谈之前,我们应当做大量的案头工作,对所谈的事情、人物、机构及其背景有较多的了解,对所谈议题有精到的见地。换句话说,我们应当具备与受访人平等对话的能力——在从他们那里获得史料和史识的同时,也能够给受访人提供新史料(来自于档案文献或其他当事人、以前不为受访人所知道的史料)、新视角(受访人没用过的视角)、新观点(受访人没想到过的观点)等,从而令这种访谈,变成史料汇集、视角碰撞、观点交锋的场所,以及更新的观点、更高的智慧的产生地。如果我们的准备时间不够,或者学识尚远不及受访人,还不能靠知识和智慧吸引人,那么,我们至少要靠热忱和理想主义情怀感染人。一旦受访人对访谈人建立了信任关系,谈兴被激发了起来,访谈就会变得愉悦,甚至成为难得的高峰体验。而受访人心灵深处的记忆也会因此而得以激活,并一吐为快。

(三)录音,并加问一些问题、一些人

遗忘、记错、避讳、隐瞒、涂抹等都出自人性之弱点,甚至人之本能,因而是难以避免的。怎么应对呢?笔者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种方法:

(1)一定要录音,且让对方知情。这是口述历史工作的基本规范。没有录音,也没有现场笔录的,只能是姑妄言之,姑妄听之。

(2)加问一些问题。譬如“您当时在现场吗”、“您是如何知道这件事的”之类问题,分辨出讲述者和事件的关系,到底是亲历、亲见、亲闻,还是道听途说、想当然。如果只是道听途说、想当然,如果真相对讲述者的切身利益有不良影响,研究者和读者就可只采取“姑且听之”的态度。

(3)多访问一些历史当事人。让这些人的言论相互甄别,相互印证。相合的可信度提升,相互矛盾的则存疑。

(四)分四步整理访谈

既然誊录时容易出现理解错误,我们就不能轻信速记员的誊录稿,对于有疑问的地方一定要重听录音。既然整理时也难免会有理解错误,我们一定要将整理稿发给受访人、访谈人,请其审阅、改定,并以签字的方式表示认可。这也是改正口述时那些吹牛言论的机会。如果因种种原因整理稿未经受访人、访谈人审定,那么,其可信度会打折扣。

对于访谈整理工作,笔者的认识是,人的精力很有限,作为训练有素的历史研究者,我们得把很有限的精力用到较有价值的工作上去,而大部分的访谈并没有将录音全文整理出来的价值(也许两小时的谈话,较有价值的只是其中的两分钟,将那两分钟整理出来即可)。即使是那些价值略高、可以整理出全文的访谈,也未必达到了发表所要求的水准,值得报纸、刊物花费宝贵的版面去刊登。一般说来,好的访谈是充分准备、机缘巧合、辛苦耕耘的产物,甚为难得。

依笔者的经验,全文整理价值较高的访谈,有如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将语音变成文字,所得为誊录稿。可请速录人员做前期工作,但他们难免会出大量错误。

第二步,初步整理誊录稿,将其变成较有可读性的文字,所得为访谈初稿。

第三步,将访谈初稿送交受访人审阅,经受访人、访谈人、整理人商谈、修改多次,并经受访人签字确认,得到访谈定稿。此稿通常篇幅较长,所谈内容繁杂,可存诸档案馆,或发布于口述历史网站。

若访谈稿对某个重要问题有较系统的介绍,则可进入第四步,进一步修订确认稿,将其整理成整理人、访谈人、受访人合写的比较严格的论文;通常需要添加导言以凝练主题;删掉一些与主题关系不密切的枝蔓;以添加注释的方式修正受访人的“错误”、补充整理人的研究所得(包括文献研究所得和访谈其他当事人、见证人所得);增补参考文献等。此稿可能包含对访谈人的商榷意见,如果不涉及对正文中受访人所谈内容的修订,不一定需要再次经受访人过目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