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一日之内数倍于甲午战争总伤亡:日军陷入生死局(第3/7页)

可怜的日军,只好躲在那些斜坡之下,这里躲躲,那里藏藏,被马尾弹炸得七零八落,原本好不容易找了些掩体躲躲炮火,以为情况会有改观,没想到俄军搬出了这么一件厉害的武器,看来胜负已经没有什么悬念了。然而,奥保巩这个高级干部就是不下达回撤的命令,而日本兵的特性就是不接到新的命令,他们就会照着原来的命令继续执行,没有人抱怨,没有人怀疑,也没有人去请示。好吧,在强光探照灯的照射下,就在地上滚来滚去吧。

战斗从午夜开始,已经持续了数小时,日军尽管进攻受阻,但始终没有减弱攻击的气焰,在短暂的调整之后,一批批工兵敢死队继续跃出斜坡,向城墙下再次强行突击!前一批倒下了,下一批无缝隙地填上,前仆后继,循环不停。他们对于不利的局面似乎习以为常,头脑中只有一个信念——坚持,坚持到底,没有中场休息。虽然是打仗,但人也是要补充体力的,俄国人也是人,在日军的轮番强攻之下,俄军的马尾弹不知是扔完了还是没力气扔了,反正已经停止了,探照灯光源也渐渐跟不上日军炮兵的分批次移动了,同时城墙上的火力减弱了。此时正是奥保巩等待的机会!

奥保巩命令主力的另一师团第一师团加入战场,之前他们一直在待命,并没有加入战场,现在看来应该是去增援南门的第四师团了,而奥保巩却命令他们奔向了金州城的东门!对于奥保巩来说,指挥很重要的一项就是派兵的次序,第四师团坚决的攻击,已经成功地使得俄军将大部分的兵力都派往了南门,虽然南门的俄军已经渐露疲态,但俄军主力已经被吸引,第一师团自然要去攻打侧面,这正是包抄战术在具体战斗中的又一次运用。看来无论是整体战场还是局部战场,日军做的所有事情都是一件事情,那就是将他们这个已经得到实战检验、被奉为铁律的战术贯彻入微,贯彻到底。

战场情况证实了奥保巩的判断,俄军果然已经将大部分的兵力都投入在了南门,东门兵力空虚,第一师团的工兵敢死队在城墙下使劲挖坑,埋上炸药,炸开城门,日军冲进金州城内!

日军虽然已经进城,但对俄军来说并不意味着金州城已经失陷,那是因为俄军近距离白刃战和肉搏战的能力是十分强悍的,以一敌三说的就是这种情况,只要俄军出来拼刺刀,他们又能将日军杀个尸横遍地,血流成河,再把日军赶出城外去。然而令人惊奇的是,俄军似乎又染上了之前溃退的毛病,又主动放弃了金州,5月26日拂晓,金州城全部被日军占领,一切又显得很诡异。

奥保巩来不及多想,他命令全军4万多人全部进攻南山,金州城内的日军将城墙上的炮口全部掉转,从后路对准南山阵地一阵猛轰。与此同时,剩余日军在南山正面发起进攻。一时间,几百门大炮前后夹击,对准南山阵地狂轰滥炸,在整整3个小时的炮火准备之后,整个南山地表已经被炸成了一片焦土,突击正式开始!

打头阵的仍然是工兵敢死队,这次不需要他们挖坑了,而是首先要拆掉前面的几层铁丝网,为紧随其后的步兵大规模突击打开通路!

蜿蜒曲折的铁丝网静静地立在核心工事之前,它们之前是一段被俄军平整出来的平坦开阔地带,很显然,这是俄军为了清除铁丝网之前的掩体,当日军冲过来时,俄军就可以躲在铁丝网后面堡垒里,用机关枪和速射炮猛烈扫射。所以,对于日军工兵敢死队来说,要想清除铁丝网,必须要跑得快,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过去,拔掉木桩或者用大铁剪铰断铁丝网,破拆了第一层,然后再破拆下一层,总之,首先要跑得快,利用那块平坦开阔地带做“跑道”,以百米冲刺的速度,跑吧!

第一批工兵敢死队阵前列队,即将开跑,他们猫着腰,红着双眼,有的手里还拿着铁剪,死死地盯住百米开外的铁丝网,远处的日军炮兵朝阵地开炮,两侧的步兵以强火力朝俄军阵地里开枪掩护。“突击!”命令下达,他们同时往前冲,这个时候应该是铁丝网后面的俄军猛烈开火的时候,然而,俄军却并没有怎么开火,似乎是不想浪费子弹。

在那条“跑道”下面,是俄军事先挖好的尖桩陷阱,和密密麻麻埋下的地雷,日军工兵敢死队就在这里被摔死和炸死。原来,俄军的整套工事系统并不是从肉眼所见的铁丝网开始的,恰恰是从铁丝网之前那片看上去像“跑道”的地带开始的。当奥保巩的目光被层层铁丝网吸引,破拆铁丝网心切时,就正中了俄军的计,整队的工兵,以肉体为代价“人工清除”了俄军埋下的陷阱和地雷阵,这才破除了工事真正的第一道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