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乃木希典的破局:失败中的艰难战术创新(第3/8页)

在东北三堡没有被攻占的情况下,强行夺取火力圈中的制高点,这显然是最后一搏,背水一战。然而乃木希典的意图很快被康得拉钦科识破了,在日军前锋部队已经快速抵达望台炮台的情况下,康得拉钦科东北三堡全部掉转炮口,用火力封锁住突向望台炮台的通道,使剩余梯队里的日军主力无法前进,然后调派预备队迅速增援望台炮台,将后路已断的日军前锋部队全体歼灭。

8月24日,在激战整整6昼夜而突破无望的情况下,乃木希典不得不下令结束这一次总攻。此战第三军阵亡5000多人,伤亡总计近1.6万人,总共参战5万兵力,一战损失掉了总兵力的三分之一。奥保巩终于可以心安了,乃木希典的伤亡纪录终于超过了他,成为了明治维新以来,单次作战伤亡最惨重的日军将领。

睦仁又在支持着乃木希典,前方在紧张打仗,后方就加紧征兵,明治政府甚至一度修改了征兵法案。不管你原本是农民、商人、学生,还是流浪汉和罪犯,只要符合基本条件,扛得起枪,通通都被拉了壮丁,先在日本本土进行一下强化训练,然后立即开赴前线。睦仁支援乃木希典的新兵人数很搞笑,它正是第三军的总伤亡人数,只是凑了个整:整整1.6万人。

卿,你就放手进攻吧,日本国小兵少,但我要你知道,你损失多少兵力,我就给你补充多少兵力!

乃木希典的战术创新

第一次总攻结束后,乃木希典十分懊恼。他懊恼的是他自己迫于速战速决的压力,也迫于权威战法的禁锢,没有在旅顺坚决地放弃包抄战术。

包抄战术是日军从德军中学习过来的。明治维新以来,日本“脱亚入欧”,军队也不例外,海军学习英国,陆军一开始是学习法国,这是由于他们首先知道了拿破仑的威名,直至1871年德国在普法战争中战胜法国,日本陆军又改为学习德军。可见日本人学习的特点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选取最优,并不是简单的教条主义。比如法军陆军军服曾经有一个很典型的特色,那就是在军帽后面和左右两边都耷拉下一块布条,盖住后脖子和耳朵,这是为了防备欧洲平原战场上的风沙、日照和蚊子。日军发现和研究了这一点,虽然后来他们已经不学习法军了,但还是在认为对己方有利之后吸收了过来,成为了二战期间他们标志性的陆军服,包抄战术同样是在理解了它灵活机动、避强击弱的精髓后学过来的。

但德军在形成包抄战术的理论时,大规模的堡垒工事并没有出现,现在,乃木希典面临着一个整支日军都没有遇到过的情况:旅顺不仅已经完全变成了堡垒群,康得拉钦科还十分厉害,他并不是十年前不战而逃的清军将领,在他的手上,堡垒都充分地起到了它们该有的作用,战场已经完全变成了堡垒攻坚战!

乃木希典已经被逼上一条路,一条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路,一条当外部条件完全改变时,需要敢于打破铁律和权威、敢于创新的路。乃木希典即将选择这条路,因为他相信这才是一个指挥官真正需要有的勇气。

乃木希典也已经明白了一个道理:自己亲历的经验教训,还是要及时总结的啊,而且反面的“历史教训”,远胜于正面的历史经验,正是在不断召开会议,深入总结第一次总攻经验教训之后,乃木希典最后提出了一个明治日军闻所未闻的全新战术:挖坑。

所谓挖坑,就是挖一条坑道到俄军堡垒之前,尽量接近堡垒,步兵的突击就以坑道作为前进基地,一举解决突击时没有任何掩体,完全暴露在俄军火力之下的问题,最大限度地减少在地面上的伤亡,甚至如果情况允许,还可以再挖一条地道直通堡垒之下,埋上炸药,将堡垒炸上天。当然,由于这条坑道首先就是起防御作用的,它就不能从日军的阵地直线对着俄军阵地挖过去,否则就没有什么隐蔽性和遮挡性可言了,容易被俄军炮轰,而应该从很远的地方,先沿着与俄军堡垒近似平行的方向秘密开挖,然后再蜿蜒前进,类似于一个“Z”字。由于这是在正面以坑道对坑道,以工事对工事,完全抛弃了迂回包抄战术,在乃木希典这里也有一个正式的名字——正攻法。

无论叫什么名字,这种战法在中华战史上其实很常见,中华帝国的战场常常要进攻高大的城墙,与堡垒攻坚战类似,挖这种坑道前进就很常见,比如曾国荃率领湘军围困在南京的太平军时就使用了此法。看来正和俄军搬出马尾弹一样,乃木希典也没有忘记从中华战史中取取经,事实上就连叫嚣着“脱亚入欧”的明治维新,也并没有放弃学习他们认为的中华帝国中的“最优”部分,后来的事实将证明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