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乃木希典为何坚持不主攻易攻的203高地?(第2/8页)

在旅顺的南面是茫茫大海,旅顺陆路已经三面环山了,更加神奇的是,即使是在入海口处也有山头分别从东、西两边伸到海中对峙,像伸出的“两把蟹钳”,在海面上形成半闭合的“旅顺口”。这个狭窄的“口”,每次只能通过一艘大型军舰,隔开了旅顺外港和内港,俄军太平洋舰队就可以停泊在内港,并且还可以躲在那“两把蟹钳”的山头后面,特别是内港的西港,更适合于隐蔽和驻泊。如此一来,东乡平八郎率领舰队从海上进攻,就只有让军舰一艘一艘地通过“旅顺口”进入到内港。不幸的是,俄军又在那“两把蟹钳”上修建了海防炮台,当东乡平八郎率舰队来攻时,这些强大的海防炮台就发挥作用了,日军军舰来几艘就炸烂几艘。

当时世界上有一种公认的观点,欧洲最强陆军以三倍之兵也很难在陆路上攻下旅顺。那么世界公认的从海上攻入旅顺港的时间是多久呢?答案是“不可能,一万年也不可能”,因为“用军舰从海上去进攻陆地上的炮台那是最愚蠢的想法,无异于自取灭亡”。而海战打响后,狡猾的太平洋舰队一直不离开海防炮台的射程,到深海与东乡平八郎决战。在这种情况下,除非是神仙,东乡平八郎才有可能从海上歼灭太平洋舰队,他只好先想办法率领联合舰队封锁在港口外,让太平洋舰队也出不来。现在,要歼灭太平洋舰队,就只能在东乡平八郎已经封堵住港口的前提下,寄希望于乃木希典攻克旅顺后,从岸上发炮炸掉俄军军舰。

进入7月份后,海面上的形势骤然紧张起来,大本营得到情报:尼古拉二世正在计划从欧洲派出强大的波罗的海舰队前来旅顺海面增援。这个情报不仅对东乡平八郎,对整个日本都是致命的打击。

俄军单一支的太平洋舰队或者波罗的海舰队,它们的实力都与联合舰队相等,一旦波罗的海舰队到来,东乡平八郎必须同时迎战两大舰队,腹背受敌,别说歼灭俄舰队,就连日本本土都没办法保卫。所以,为了全力迎战即将到来的波罗的海舰队,首先必须歼灭太平洋舰队,阻止俄军两大舰队合流,而这就不再是“寄希望于乃木希典迅速攻克旅顺”,而是他必须迅速攻克旅顺。乃木大人,你要快点!

在这种情况下,东乡平八郎的上级——日军海军军令部部长伊东佑亨出面了,他拜会了陆军出身的大本营总参谋长山县有朋,转达了东乡平八郎发来的电报,迫切要求乃木希典迅速攻下旅顺,以完成歼灭太平洋舰队的任务。大本营迅速转给乃木希典,同时,东乡平八郎也并不只是单纯催催乃木希典而已,虽然要在海上封堵一支大舰队谈何容易,东乡平八郎已经堵得很艰苦,但他也很明白乃木希典的难处。东乡平八郎下令把军舰上的部分舰炮给拆下来,同时调派部分海军军官和水兵上岸,组成“海军陆战队”,名为“海军重炮队”支援乃木希典。

东乡平八郎也带来新的打法,由于他之前曾经在旅顺港外使用过间接炮击,也就是用舰炮以大角度和超远距离曲射,试图越过那“两把蟹钳”轰炸躲在内港的太平洋舰队。而海军重炮队上岸后,就可以把间接炮击的炮击点转移到陆地上,陆地上布炮更加方便,不会受风浪和岛礁的影响,可以实施更加有效的间接炮击——盲打。

东乡平八郎的盲打,并不是乱打,在军事上,盲是眼不见而心中有规律,乱是即使眼见心中也无规律,盲打是先在地图上,把俄军陆路防线后的旅顺市街和港口划分成一个个“棋盘格”,然后用舰炮越过旅顺防线上的那些山梁,按顺序逐个摧毁这些“棋盘格”。所有实施盲打的舰炮都采用下濑火药,不仅爆炸威力大,而且还由于是无烟火药,发射时不会产生烟雾,也就没有被俄军发现炮位之后反过来用大炮摧毁的危险,可以不急不忙地去“毁格子”。当然,正是因为如此,盲打只能在白天进行,晚上是无法盲打的,因为炮火闪光会暴露舰炮的位置。

应该说盲打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旅顺城中和港口被炸得浓烟滚滚,火光冲天。太平洋舰队就比较辛苦了,为了避免军舰被炸毁,它们只好在白天开到外港,找到一个既能躲避盲打又不离开海防炮台射程的地方,到了晚上见炮火停了才又开回内港,因为外港也不安全,一到夜晚东乡平八郎是可以出动小小的鱼雷艇发动偷袭的。最后实在没办法了,太平洋舰队鼓起勇气冲出去,却又被东乡平八郎通过海上追逐和苦战后给赶了回来,乃木希典仍然保持着可以从陆路毁灭太平洋舰队的可能性。

正是在陆海两军的强大压力之下,8月19日,乃木希典发起对旅顺的第一次总攻,冒失地采用了包抄战术,没有成功。然后,海面上不幸的消息终于传来了:尼古拉二世派遣波罗的海舰队的情报已经得到证实。在日益严峻的形势下,从歼灭太平洋舰队的角度出发,东乡平八郎想出了一个办法,他建议乃木希典即使一时无法攻克旅顺,至少先攻下一个能够看到太平洋舰队的山头,在这个山头上发炮炸沉太平洋舰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