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大山岩的智勇:与俄军总司令的大兵团对决(第4/7页)

好吧,日军进攻受阻,俄军也不反攻,战斗就此进入了胶着状态,大山岩不断接到报告:前线伤亡惨重,建议暂停进攻。这种建议立即被大山岩否决了,大山岩仍然记得他的任务,他很清楚,双方战略意图的差别决定了俄军可以不拼命,但日军不得不拼命,甚至还需要想方设法迫使和激怒俄军拼命,如此才能尽早进入真正的决战,破坏库罗帕特金的战略,让战局朝着对日军有利的速战速决方向转化。

所以在战斗打响之后,大山岩也基本没有干别的事,一直在重复一个命令:进攻!进攻!此时就更加不会动摇,为了补充战斗力,大山岩命令所有的炊事兵、马夫、卫生兵等等都加入战斗序列,连他的司令部都只要留下几个守卫,其余所有人全部拿起枪向前冲,即使前进不了,也绝不后退半步,就在那里端着枪与俄军日夜对峙!

在大山岩强令之下,日军全军的气焰又为之一振,大家又发动了突击车轮战,他们似乎不需要吃饭,也不需要睡觉,一直端着枪往前冲,像机器人一样高速运转,自从8月24日开战以来,这种现象每天都在重复,日军似乎已经忘了战场上还有“停止进攻”这个词。

8月25日,总攻过去一天了,在往前冲。

8月27日,总攻过去三天了,在往前冲。

9月1日,总攻过去一个星期了,还在往前冲!

俄军终于要发疯了,他们也曾在欧洲各地打过大大小小的战役,战场上的情况也算是见得多了,不过像这种机器人似的军队还是很少见的。不论伤亡,不顾兵力,只顾埋着头往前攻,攻不下还红着眼看着你,还不让你吃饭和睡觉,太恐怖了,再这样下去简直会被他们折磨疯啊。

就在俄军意志动摇之际,在左翼的第一军已经冲到了辽阳城外的太子河边,他们的总兵力是1.8万人,而河对面的俄军是6万人,但日军冲得太猛,已经冲过河去了,实际上陷入了很快要被俄军包饺子的境地。不过现在他们也不能再撤回到河那边去,一旦回撤,就会暴露是孤军过河、后无援军的秘密。于是,根据大山岩之前的作战指导,第一军司令长官黑木为桢下了疯狂的命令:即使无法前进,也绝不后退半步!第一军就这样既不轻易进攻,也绝不撤退,大家就站在那里,端着枪在俄军面前保持着进攻的态势,别人是背水一战,他们是背水一“站”。

见到日军不轻易进攻,这6万俄军竟然也不敢轻易进攻了,他们很是怀疑日军在设下什么圈套等着他们去“上当”,然后,在第一军的袭扰下,占据绝对优势兵力的俄军前线干部意志彻底动摇,他们向库罗帕特金报告遭遇日军包围,要求大量补充兵力和弹药,否则他们只有撤退!

接到不断传回的前线“紧急战报”,为了避免俄军被歼灭,库罗帕特金下令:全军撤退,撤向奉天!

在并没有落入下风的情况下,“俄军撤退得太熟练了”,这一点令大山岩也大感意外,他不得不怀疑这其中有诈,于是他下令日军暂时不要开进辽阳,先派人去打探打探,把情况摸清楚再说。直到侦察兵反复报告:俄军确实是主动撤退的,他们真的已经撤了,大山岩这才下令进驻已成空城的辽阳。9月3日,辽阳之战结束,大山岩很快得到了战报和情报:此战日军共伤亡2.3多万人,俄军共伤亡2万人左右。

虽然成功占据辽阳,但损失了更多的兵力,大山岩知道:此战,他实际上已经输了。

跟大山岩有同样想法的是库罗帕特金,大兵团的主力作战,首先要保障战略意图的实现,不要那么在乎一城一地之得失,在库罗帕特金看来,俄军对他的战略意图虽然执行得不够完美,但基本还是实现了,辽阳会战对他而言收获了两个成果,一是战前关于“日军整体作战能力较强,俄军无法以相同的兵力歼灭日军”这一判断是绝对正确的。此战俄军多出了整整10万兵力,再加上花费几个月时间修建的牢固的工事,却仍然占不到多少上风,日军整体作战力之强可见一斑,这就更加证明了“诱敌深入、争取时间以三倍兵力全歼日军”战略的正确.他现在已经更加坚定地相信,俄国要想取得这场战争的胜利,唯有坚持这一战略。

而第二个成果就是,他以较少伤亡的代价,消耗了大山岩手中更多的日军,又没有使战斗陷入双方死拼的大决战,从而拉大了与日军兵力差距的相对优势,这等于是从另外一种形式上为运兵争取了时间,此战俄军已经取胜。

带着这样的认识,库罗帕特金并不是以一个失败者的身份撤向奉天的,他正雄心勃勃地计划到奉天再与大山岩打一次同样的会战,只要这样的会战再打上几次,他手中总兵力的相对优势就会逐步拉大,战略意图还有可能提前实现!而库罗帕特金没有想到的是,有一个人不仅绝不同意他的战略,还有可能使他的战略意图彻底化为泡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