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七章 国岂能有二君(第3/3页)

吴敏却是也道:“实乃权宜安民保国之策,即可让东京军民一心,又能保陛下安危。非常之时,当然要行非常之策。何来荒唐一说。太子向来谨守本分,孝义忠良。能为江山社稷出力,更是他的福分,又何来荒唐之语?”

赵佶此时心神安宁不少,心中已然认可的吴敏所说之法,有得这么最后一个稳妥的办法,也让赵佶安心不少,只开口道:“此事便议论到这里,明日再说。”

说完赵佶已然起身,并不想详细再讨论下去。明日再说,其实也是等蔡京回来再问上一问,问一下这东京是不是真有可能被郑智打破。若是真有这么一个可能,那赵佶已然没有了选择的余地。

国有二君的说法,倒是不可能。赵佶先当一下太上皇,便解决了这个问题,也未尝不可。待得赵佶带领大军回来救得东京,再复皇位,自然不难。

朝议便是如此散去,各方大小官员皆往各自衙门里回去。已然到了十万火急之时,许多人似乎也要为自己考虑一二,家中儿女之类,能名正言顺安排一两个先走的,自然要先走。有些事情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万一这城池真被反贼打破了,总要有条后路。

蔡京与童贯终于在快天亮的时候赶到了东京。反倒是郑智进了濮阳之后,倒是不紧不慢起来,并未快马加鞭往东京去。

蔡京与童贯两人入得东京城,被等候在城门口的太监直接带到了宫城之内。

赵佶一夜未眠,就在御书房内等候。

蔡京走了进来,大拜而下,痛哭流涕,不言不语。便是哭得撕心裂肺,哭得伤心欲绝。

童贯也拜道在地,却是不如蔡京那般哭得出来,口中只道:“臣死罪,臣死罪!”

赵佶看着面前跪倒的二人,皆是风尘仆仆模样,便是蔡京脸上还有伤痕,本来准备大骂的话语,也没有说出来,却是急忙问得一句:“朕且问你二人,这东京城到底守不守得住?”

蔡京依旧痛哭流涕,便是心想等童贯先答此语。心中也知道此时不宜多说话语,唯有痛哭才是唯一的解决办法。

果然,童贯闻言,思虑片刻开口说道:“陛下,郑智麾下之兵,多是虎狼之辈,与西夏辽国作战,皆是勇猛非常。若是单以兵事来看,汴梁危矣。”

蔡京听得童贯话语,也连忙说道:“陛下,童太师所言不差,郑智麾下之兵厮杀起来,勇猛无当,臣之败,只败于东京士卒贪生怕死。”

赵佶闻言,大怒而起,口中喊道:“好两个重臣良相,好两个大宋太师。百万汴梁繁华之地,皆葬送在你二人之手。童贯,你这个阉狗,还有何面目回来见朕。今夜你便上得城头亲身御敌,为国尽忠。若是城破,你便死在城头之上。”

童贯闻言,无喜无悲,大拜而下,口中高呼:“多谢陛下圣恩!”

蔡京听得赵佶处置了童贯,心中大惊,连忙伏下身躯,便等雷霆。

不料赵佶开口又道:“蔡京,你便总领东京防备之事,定要守住汴梁城。”

蔡京闻言大喜,也连忙再拜:“臣万死,必然守住城池。”

赵佶却是又道:“明日着太子登基,朕欲南下为国烧香祈福,祈求上苍庇佑,平定贼乱。”

两人闻言大惊,不由自主抬头看着赵佶。

却是蔡京反应最快,开口只道:“如此好计策也,太子登基守城,陛下聚勤王之师回援。如此两全之策,可保社稷无忧。”

童贯却是并不发表意见,而是又伏下了身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