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五(第3/5页)

童贯由此自忖,此番出征必胜无疑,因之精神饱满,信心十足,指挥调度起部队来井井有条,只用了十数日,各路的人马粮草便皆调集筹备就绪。童贯一声令下,征剿大军就浩浩荡荡地踏上了征途。与此同时,建康府方面的战船百艘,亦奉命由水路挺进山东。

早有梁山泊的细作在京城里得到消息,将朝廷调集重兵前往进剿的情报飞速传至山寨。宋江、卢俊义、吴用等得悉此讯,不敢轻视,立即紧急调整,加强了水陆各隘口的防卫力量,进行了打大仗、打硬仗、打恶仗的一系列准备和部署。

有关童贯进军的情报不断地传递过来,一次比一次的内容具体准确,也一次比一次令人感到形势严峻。为了更有效地抵御官军的进犯,更有把握地打赢这场反围剿战役,宋江在忠义堂召开了包括各营正副头领在内的大型军事会议,让众头领就作战方法进行充分讨论。

阮小七、李逵等一干草莽出身的头领,主张将山寨的人马化整为零,利用自身熟悉当地峦岭、谷涧、河湖、港汊的优势与官军周旋,伺机骚扰官军并打击其薄弱环节,使官军四面受敌,首尾难顾,最终将官军拖疲拖垮。

而以林冲、关胜、花荣、董平等一拨军官出身的头领认为,上述战术虽是山寨历次反围剿获胜的经验之谈,但对此次的情况却不太适用。此次官军的兵力和来势非常浩大,意在一举荡平梁山泊。即便我们化整为零,官军仍有足够的兵力围而歼之。届时陷入四面受敌、首尾难顾局面的,不是官军而是我军。况我山寨兵力一旦分散,老营必然空虚力薄,若被官军袭破,则山寨将失去立足根本,不得不转入流动作战状态,那就更利于官军各个击破了。估计此次童贯进剿,打的正是这个如意算盘。

所以,此次的破敌之策,宜反山寨的一贯战法而行之。非但不可分兵游击,反而应当集中兵力造成局部优势,坚决打上几个漂亮仗,歼灭官军的一部分有生力量,以挫动官军的锐气,令其不敢轻进。尔后,再择机奇袭童贯帅营,同时广散谣言,曰梁山人马已出兵直捣汴京。这样官军必军心动摇,不战自退,而山寨之围可解也。并且,若此次我梁山泊能以正面作战的方式,击退官军大规模的军事围剿,威名扬于海内,今后将无人敢再轻觑我辈,对山寨的发展利莫大焉。

此议一出,引起了众头领极大的兴趣。众人热烈讨论一番后,基本上对这个思路表示了认可。就连阮小七、李逵等人,也觉得大张旗鼓地宰杀官兵更为过瘾,不再坚持分散游击。

这时公孙胜出言道,林冲等头领提出先打几个胜仗挫敌锐气,无疑是很有必要的。但敌我军力对比毕竟悬殊,硬碰硬地列阵对敌,我们难操胜券。如何保证首战必胜,却要斟酌。

林冲道,公孙先生所虑极是,若要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唯有一策可图。公孙胜道,林头领所思,可是要设伏诱敌,关门打狗吗?林冲笑道,然也。只要令官军钻进我军的口袋,任他有多少人马,也听凭我们收拾。

众头领听得有理,皆点头称善。

宋江亦点头道,此计可扬长避短,不失为克敌良策也。关键是怎样才能让官军乖乖地钻进我军的口袋。

一直在认真倾听众人议论的燕青,此时挺身而起向宋江抱拳道,这个不难,小乙愿去乔装诱敌,管教童贯阉贼听从我们的摆布。

楚红一听,也随之起身道,楚红愿与小乙哥一同乔装诱敌。

李逵跳将起来嚷道,这等事岂能让你们女将去做,还是俺铁牛去的好。接着杜迁、时迁、白胜等头领亦纷纷起身,请求领受诱敌任务。

宋江道弟兄们且都坐下,派遣谁去诱敌,待我与卢头领、吴军师商议后再行定夺。诸位还是先将设伏方案议定为是。于是众头领便将具体作战方法及兵力部署又细致研究一番,确定了各营人马的职责,一个个便斗志昂扬地领命而去。

大厅里只剩下宋江、卢俊义、吴用三个。宋江看看二人道,方才二位言语甚少,是否另有高见?卢俊义道,众头领所议之战法我均赞同,而且我预计是能够打得赢的。所虑者,是纵然赢得几阵,却并不足以迫使官军撤兵。吴用捋须而言,吴某之虑与君同耳。若不能迫其撤兵,战事僵持下去,于我是十分不利的。

宋江沉吟着点点头,问道,那么依二位之见,迫其撤兵,计将安出?

卢俊义道,我倒思得一策,不知军师赞同否。吴用道,我亦思得一策。你我且各自写在掌上,看看同也不同。

卢俊义遂与吴用各自执笔在掌心里书写一字,同时伸展于宋江面前。两人掌心上现出的,却皆是一个“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