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 老当益壮的洪承畴(第3/3页)

也由此可见,和孔有德等人相比,孙可望的义王,只是一个称号而已,并没有实权。

非但没有实权,而且奉酬也很少。

按照《行在阳秋》和《鹿樵纪闻》两书所记,孙可望卖身求荣后,利用价值丧失,清廷就在一次围猎过程中,将他射死了。(《小腆纪年附考》和《清史列传》则载孙可望是因病去世,死得很早,抢在永历帝被杀前死了,不管真相是哪一种记载,反正,孙可望自投降了清廷,他的政治生涯已经终结,这对一个曾经会影响历史进程的历史人物来说,都是死了。)

不管怎样,孙可望的背叛,既削弱了永历政府的抗清力量,也暴露了云、贵的虚实。

清廷令洪承畴留原任,并于顺治十四年(永历十一年,公元1657年)十二月十五日正式下达三路进军西南的诏谕:

一、任命平西王吴三桂为平西大将军与固山额真墨勒根侍卫李国翰率领所部由陕西汉中南下四川,进攻贵州;

二、任命原定驻防江宁的固山额真赵布泰为征南将军,统兵南下湖南,由经略洪承畴拨给部分汉兵,取道广西会同定藩下提督线国安部,北攻贵州;

三、任命固山额真宗室罗托为宁南靖寇大将军同固山额真济席哈等统兵前往湖南,会合洪承畴节制的汉兵一道由湖南进攻贵州。

顺带提一下,清廷大当家多尔衮已于顺治七年(公元1650年)病逝,当政的顺治帝继续了叔父多尔衮那“以汉制汉”的用人措施。不过,与多尔衮相比,顺治的汉化程度明显比多尔衮高,他不仅继续沿用“以汉制汉”措施,还借鉴了大明朝“以文制武”的用人思想,为了避免金声桓、王得仁、李成栋、姜瓖等人故事的重演。

这也是文官洪承畴为什么会得到清廷空前重用的原因。

洪承畴现在是内翰林国史院大学士兼兵部尚书、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经略湖广(今湖南、湖北)、广西、江西、云南、贵州五省,权力极大,非但全盘执掌五省的兵马钱粮,而且对参战的提督、总兵以下的武官,五品以下的文官、武官副将等,均可以先斩后奏,很威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