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贫民十字军(第4/6页)

皇帝之所以如此慷慨,部分原因在于他知道隐士彼得的大军再过几周就要到了。他们的征途并不轻松。彼得的十字军没有带够补给,他们显然认为东征沿途的人们会高兴地送上自己的一切所需。当这种幻想并未成为现实时,之后十字军的战士开始自行获取自己想要的东西。起初他们还只是暗偷,后来就干脆明抢了。

随着隐士彼得抵达赛姆林,严重的麻烦开始了。当时,沃尔特部下的衣服仍然挂在城墙上。赛姆林的管理者试图加强安保措施,但是在紧张的气氛下,围绕一双鞋的争吵升级成了一场激战。在彻底洗劫城市之后,彼得的军队开进了拜占庭的领土,攻打了贝尔格莱德。这是一个可怕的错误。贝尔格莱德驻扎着帝国军队,他们本来奉皇帝之命,准备护送十字军前往君士坦丁堡。十字军开始进攻之后,拜占庭军集合起来,轻松打垮了这群散兵游勇。

这次灾难几乎宣告了贫民十字军的灭亡。隐士彼得带着500多人躲进了附近的山里,他们以为其他人都已死去。直到早晨,7 000多名四散的幸存者纷纷归队,彼得才意识到这次失败并不致命。

由于护送的帝国军人数众多,加上这次屈辱的教训让十字军损失了财产和四分之一的人手,前往君士坦丁堡的剩余路程平安无事。拜占庭给十字军提供了充足的给养,并密切监视着他们的动向。多亏了他们(被迫)的良好行为,当地人对他们的态度热情了许多。看到这群衣衫褴褛的士兵,许多居民感动得流下了眼泪,并给他们捐赠了金钱、马匹和驴子。

当他们抵达君士坦丁堡,与沃尔特·桑萨瓦尔的部队和其他一些先前脱离的团体会合后,贫民十字军的士气有所恢复。他们被严格限制进入城市,不过皇帝阿历克塞一世为了示好,决定会见彼得,在皇宫讨论之后的战略。38

对十字军战士而言,帝都的恢宏气象一定让他们震撼无比。与相对较小的西方城市不同,君士坦丁堡拥有近100万人。39这里是传说中罗马帝国的地理和精神中心,是一座从古代世界延续至今依旧生机勃勃的城市。这里的皇帝是屋大维的直系继承人,这里的市民仍然与他们的祖先一样为竞技场的精彩表演欢呼喝彩。特别是在中世纪的人看来,这是一座奇迹之城。

君士坦丁堡的雄伟城墙是当时最牢不可破的防御工事,主城门共有9座,其中最著名的是仪式感十足的黄金门。它是罗马帝国巨大的凯旋门,拥有三道大门,以白色大理石、青铜和黄金作为装饰,门顶的雕塑描绘了几头巨象拉着战车凯旋的情景。视线所及,满是消失的古老王朝留下的华丽镶嵌图案及令人窒息的艺术作品。比起闪闪发光的宫殿和异国情调的商品,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君士坦丁堡不计其数的文物。几乎每个教堂都收藏着圣徒的服装或骨骼,多个世纪以来,虔诚的皇帝搜集了大量基督教世界珍品,其规模举世罕有。来到这里的朝圣者可以看到世俗的物件,如挪亚建造方舟的工具、耶稣基督的襁褓,也可以看到更加奇特的藏品,如耶稣基督的血液,甚至圣母马利亚的乳汁——总之,五花八门,应有尽有。

最珍贵的藏品都存放于宫殿的礼拜堂中,或是在城里最大的圣索非亚大教堂(Hagia Sophia)展览。这是一座世上绝无仅有的建筑。黑暗时代的建筑往往有着沉重的架构,这座神圣智慧教堂(Church of Divine Wisdom)却以优雅明快的线条拔地而起。教堂的镶银大门壮丽威严,其门楣据说由挪亚方舟上的木材制成。迈入门内,看到教堂内部的广阔空间,以及来自地中海世界的各色石料筑成的墙壁,任何礼拜者都会瞠目结舌。巨大的中央穹顶有18层楼高,面积约为4英亩(约合16 000平方米),全部覆以金箔。40穹顶之下的窗户则镶以金边。光线涌入教堂,就好似那穹顶本身漂浮于光明之海。

几乎没有人能身处其中而不为所动。某位来访的罗斯国代表团成员在大教堂中倾听了一场弥撒,回去给他的君主写下了一段著名的话:“我们不知自己身处天堂还是人间。”41

阿历克塞一世很清楚这些帝国象征的感染力,他充分利用了这一点,对客人们恩威并施。彼得被带到了君士坦丁堡大皇宫,在这幢占地面积超过4.5英亩(约合18 211平方米)的庞大复杂的建筑里,穷困潦倒、四处奔走的传教士要直面东罗马帝国皇帝。彼得一进入金色接待厅(Chrysotriklinos),巨大皇座上面的耶稣基督就吸引了他的目光。这座雕像刻画了耶稣神圣裁决者的姿态,他单手抬起,既像赐福,又似指引。同样令人惊异的还有皇座旁的镀金青铜树,上面立着宝石装饰的黄莺,另有两头金狮蜷伏在王座脚下。只需要操纵控制杆,黄莺便能歌唱,雄狮则会站起咆哮,这往往让来客既惊奇又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