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金色的耶路撒冷(第4/4页)

事实证明,甚至连这点儿让步也属于失策。一转头,主教就把堡垒交给了戈弗雷。雷蒙德被这一做法惊得目瞪口呆。他得出的结论是所有人都在耍他,于是召集了自己的所有部队,离开了耶路撒冷。让戈弗雷和其他阴谋家吞下胜利的果实,然后噎死吧。

实际上,雷蒙德前脚刚走,法蒂玛王朝的使者后脚就进了城。哈里发在信件中严厉谴责了基督徒进攻耶路撒冷的行为,勒令他们离开巴勒斯坦。而由维齐尔带领的强大部队很快就将抵达。看起来,新生的耶路撒冷王国就要被扼杀在摇篮之中了。

戈弗雷迅速采取了行动。耶路撒冷的防御工事相当完备,但十字军的数量不足,支撑不了太久。他派出了使者,加急向所有可能的盟友求救,乞求他们的支援——其中就包括雷蒙德。

信使找到雷蒙德时,他的情绪还不错。为了兑现在安条克许下的一个诺言,他带领部队去了约旦河,在河水中沐浴。随后,他撤到杰里科(Jericho),在那里三心二意地做着返回欧洲的准备。求援的消息是他翘首以盼的,也让他心满意足——不过他矜持地表示自己要先确认一下危险程度。

实际上,这次拖延与十字军配合得天衣无缝。由于物资有限,兵力不足,无法组织起有效的防守,戈弗雷决定弃城而出,在野外与法蒂玛王朝军对垒。仅有极少数士兵留下来和隐士彼得一起,带着全城余下的人为胜利祈祷。雷蒙德在侦察兵确认危险属实之后,率领部队于8月10日与十字军会合。全军向东南方向挺近了40英里(约合64千米),抵达了埃及军的驻地阿斯卡隆港口。第二天黎明时分,他们发动了进攻。

这完全出乎埃及军的意料。他们以为十字军会躲在耶路撒冷瑟瑟发抖,因此根本没有派出侦察部队。大部分士兵还在帐篷里睡觉。战斗只持续了几分钟,埃及士兵或是在床上被砍死,或是在海里被淹死,或是在乱军中被践踏而死。

此役的战利品异常丰厚。维齐尔设法逃进了阿斯卡隆的堡垒,免于一死,但他的财产全部落入了十字军手中。更重要的是,埃及人还随军赶着羊群。这些羊,连带着战马、驮畜和驮畜背着的物资,都被十字军一网打尽。

只有一件事让这次胜利不够圆满。阿斯卡隆的堡垒守军听说了雷蒙德的高风亮节,表示愿意投降,但只臣服于这位图卢兹伯爵。这个要求让戈弗雷想起了安条克的经历,于是他拒绝了。就这样,雷蒙德又遭受了一次毫无必要的羞辱。他率队离开,并带走了大部分贵族。在接下来的50年里,阿斯卡隆依旧由穆斯林控制,成了耶路撒冷王国领土上的一根倒刺。

阿斯卡隆的战斗很短暂,但这次胜利的重要性堪称本次东征之最。它有效地削弱了附近唯一可以威胁耶路撒冷的势力,确保了十字军国家的存续。虽然有巨大的困难和可怕的障碍,但第一次十字军东征取得了毋庸置疑的成功。在当时的人看来,它戏剧性地证明了信仰的力量。然而讽刺的是,东征的策划者永远无法得知这次胜利了。十字军终于进入耶路撒冷的时候,乌尔班二世正躺在罗马,奄奄一息。1099年7月29日,也就是耶路撒冷陷落两周后,他合上了双眼,没能坚持到捷报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