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血地之战(第3/4页)

然而,米迦勒总督没有直接驶向巴勒斯坦,而是决定绕点儿远路。通过支援十字军国家,他重塑了威尼斯在基督教世界的声誉,那么顺路劫掠一下也无伤大雅。毕竟,坐拥这样一支强大的舰队,浪费时机也是一件憾事。拜占庭人最近限制了威尼斯人在帝国的贸易特权,而帝国的科孚岛(Corfu)就在现今的希腊西北沿海,离支援路线不算太远。97他们可以顺便替上帝行使职责,惩罚拜占庭人,充实自己的荷包。

然而事实证明,科孚岛是个难以拔除的硬钉子。在徒劳地攻击了城墙几个月之后,威尼斯人不得不挤在岩石海岸的帐篷里度过难以忍受的寒冬。春天的到来让士兵们心里舒坦不少,但巴勒斯坦新传来的噩耗却迫使他们放弃了这次围攻。

在米迦勒总督忙于报复的时候,东方的形势岌岌可危。在威尼斯舰队离开祖国起程后不久,埃德萨伯爵试图扩张领土,鲁莽地带着一小群骑士向南进攻阿勒颇。在一场暴风雨中,基督徒无意撞见了埃米尔的大军。烂泥中的马匹毫无用武之地,他们被对手一网打尽。鲍德温二世为了减少损失,出兵援助埃德萨伯爵,但是他同样遭到伏击,成了俘虏。

耶路撒冷国王被俘虏,这给所有的十字军国家敲响了警钟。当地的亚美尼亚基督徒不愿意再次被穆斯林统治,他们立刻组织了大胆的营救行动。大约50人伪装成修道士,潜入了鲍德温被关押的城堡,短暂的激斗过后,他们控制了守军。

然而,他们还没有获得自由。这里位于土耳其腹地,毫无疑问,前来收复城堡的军队很快就会出发。由于国王太出名了,无法隐姓埋名,所以最后的决定是让埃德萨伯爵逃回十字军国家搬救兵,鲍德温二世则留下来据守城堡等待救援。

伯爵几乎就要成功了。他只带了两名同伴,白天躲藏,晚上行动。虽然躲避了数十次搜捕,但他差点儿被幼发拉底河拦住。伯爵没有学过游泳,只能用两个充气的葡萄酒囊当作漂浮物。他的同伴则更加严格,试图拖着他游泳,最后成功把快要淹死的他拉到了对岸。

他们匆匆拼凑了援军,但是出发的时候已经太晚了。鲍德温二世尽了最大的努力坚持,但土耳其大军设法突破了一面城墙。作为抵抗的惩罚,除了国王之外的所有人都被扔下了城墙。随后,国王被关到了一个防备更严密的监狱里,几乎不可能再逃跑了。

鲍德温二世被围的消息给了威尼斯总督一个撤围的好理由,毕竟围攻的难度比预期大了许多。他匆匆赶往巴勒斯坦,而他的到来驱散了海外之地上空的末日阴霾。国王不在,导致法蒂玛王朝又一次入侵了耶路撒冷王国,但剩下的基督徒英勇抗击,打退了他们的进攻。更妙的是,威尼斯舰队及时赶到,追上了法蒂玛的海军,并彻底摧毁了对方。

米迦勒乘胜追击,驶入了位于现今黎巴嫩海岸,由穆斯林控制的港口城市提尔,将其团团围住。在十字军的夹击下,提尔守军坚持了一年多,最终还是于1124年夏天投降了。巴勒斯坦北部的最后一个重要港口终于被基督徒占领。威尼斯总督可以凯旋了。

耶路撒冷王国实力的大幅增强,主要得归功于米迦勒的支援。那年晚些时候,甚至连国王都被放了回来。阿勒颇的埃米尔身中毒箭而亡,幸运的是,继任者希望与十字军保持良好的关系,于是与耶路撒冷王国交换了俘虏。得知自己不在期间王国形势反而好转的鲍德温二世就这样尴尬地返回了首都。

十字军国家站稳了脚跟,而阿勒颇的酋长国却陷入了混乱。这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然而,鲍德温二世无法像前任国王一样对封臣施加影响。由于缺乏强硬的铁腕手段,各领主从一开始就互相竞争、争夺地位,大大伤害基督教的事业。新任安条克亲王不仅没有抓住时机进攻阿勒颇,反而令人费解地入侵了东北部的埃德萨伯国。这次袭击不仅削弱了十字军国家的实力,还让阿勒颇得到了喘息的时间。大好时机就这样溜走了。

某种程度上说,这段经历正是鲍德温二世统治的缩影。他是个活跃的领袖,用心良苦,也有足够的能力。但他缺乏魅力,长期以来运气都很糟糕。耶路撒冷王国在没有他的时候取得了胜利,他的封臣既不聪明又不忠诚,但这些都很难归咎于他。不过,到1131年他逝世的时候,十字军国家正被前所未有的强大敌人压制和包围。

鲍德温二世死前三年,阿勒颇出现了一位新的埃米尔:伊马德丁·赞吉(Imad ad-Din Zengi)。他野心勃勃、无情冷酷,秉承着军事至上的思想,而且对十字军极其了解。他是阿勒颇一位行政长官的儿子,却在摩苏尔的卡布卡宫廷长大。赞吉曾亲眼看到自己的保护人从安条克万念俱灰地回来,第一时间从他那里得知了西方骑士的强大。这是他永生难忘的一课。赞吉计谋多端而且敢于冒险,他占领了摩苏尔和阿勒颇,在埃德萨伯国的门口建立了一个统一的强大国家。他反复重申,自己的目标就是把十字军全部赶下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