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萨拉丁(第3/4页)

灭国的恐慌终于让争吵不休的基督徒团结了起来。十字军国家的全部战力——可能是包括1200名骑士在内的2万名士兵——响应了居伊的召唤。他们带着耶路撒冷最神圣的圣物真十字架,进军到拿撒勒,在一个防御工事完备的山脊上安营扎寨,静候萨拉丁的到来。

苏丹不打算在十字军选择的地点开战。为了诱惑对方离开营地,萨拉丁攻击了附近提比里亚的一个堡垒。提比里亚伯爵力劝居伊不要上当,尽管从他的角度来看,这个建议尤其沉痛,因为如此一来堡垒注定陷落,而负责防卫的是他的妻子。另一方面,由圣殿骑士团支持的沙蒂永的雷纳尔则愤怒地谴责伯爵的懦弱,他认为居伊应该立刻进攻。居伊犹豫了一阵,但骑士精神最终占据了上风。称职的基督教国王不应当抛弃女士,听任她自生自灭。

毫无疑问,这一英勇的举动产生了事与愿违的后果。拿撒勒和提比里亚相隔15英里(约合24千米),之间是一片无水的平原,而此刻正值盛夏。烈日无情地炙烤着十字军,而弓骑兵的骚扰无穷无尽。在一天的艰难行军后,十字军驻扎在了一个死火山的边上,这里名为哈丁角(Horns of Hattin)。

对筋疲力尽的基督徒而言,这个夜晚既没有让他们逃离难当的酷热,也无法让他们入眠。萨拉丁的军队就在附近游荡,他们点着了灌木,让浓烟直扑基督徒的面庞,还高声奚落,威胁称基督徒的人头落地已是命中注定。

1187年7月4日,随着浓烟和薄雾渐渐消散,借着升起的太阳,士气低落、口干舌燥的十字军看清了等待他们的灾难。萨拉丁的士兵数量至少是他们的两倍,而且完全包围了他们。猛烈的箭雨昭示着第一波猛攻拉开了序幕,穆斯林大军强行压缩着包围圈,而十字军绝境之下也爆发出了惊人的勇气,他们奋力突击,几乎杀到了萨拉丁面前,但结局几乎没有悬念。少数骑士最后趁乱逃走,而其他所有十字军都战死或被俘。

国王居伊、沙蒂永的雷纳尔和其他一些幸存的贵族被带往萨拉丁的营帐。在那里,萨拉丁展现了他著名的待客之道。他给了国王一杯冰水以示热情,并待他以贵宾之礼。不过,当他认出沙蒂永的雷纳尔后,和谐的氛围被打破了。在简短的交流后,萨拉丁命令这位60多岁的老人站起身来,然后亲手砍掉了他的头颅。115平复心情的萨拉丁对震惊的居伊表示,雷纳尔只是咎由自取。国王和其他贵族都可以通过交付赎金换取自由。

不过其他俘虏并不能享受这种宽厚待遇。步兵和其他付不起赎金的小贵族都被送去奴隶市场售卖。令人讨厌的军事修道团体——圣殿骑士团和医院骑士团,则没有得到丝毫怜悯。骑士们被捆绑着拖到苏丹的营帐,之后被全部斩首。这些骑士生命的最后时刻充满了恐怖,萨拉丁有意制造这种效果,借以动摇他们的信仰。他们曾发誓保护手无寸铁的朝圣者,如今自己却手无寸铁,被迫跪在簇拥的伊斯兰教长老和教徒面前,遭受这群人的拳打脚踢。所有穆斯林都乞求苏丹准许他们第一个动手。基督徒的信仰失败了,新月胜过了十字架。

对萨拉丁来说,这次成功强有力地证明了他号召圣战的合法性,而处置这群讨厌的骑士则是一次至高无上的胜利。他走上高台,满足地俯视着下面可怕的景象。而他的私人秘书完美记下了这一刻:“萨拉丁坐在高台上,满脸洋溢着喜悦;异教徒陷入了深深的绝望。”116

几周之后,萨拉丁在大马士革的街道上进一步彰显了这一点。他深知符号象征的价值,出色地昭示了自己的胜利。遭到俘虏的国王被拉来这里游街示众,而萨拉丁骑着雄健的军马,手举长矛,基督教世界最神圣的圣物——真十字架——则被倒着穿在上面。

萨拉丁的壮举是惊人的。他只用了一场战役,就消灭了十字军国家的全部战斗力。1187年7月4日的早晨,十字军国家还是黎凡特地区重要的政治力量,但夜幕落下之时,它甚至连自保的能力都没有了。防卫它全部村镇和城市的,只是一些骨瘦如柴的守备部队,零散地分布在小型堡垒和要塞之中。面对伊斯兰教的利剑,他们几天之内就纷纷屈服了。

耶路撒冷顽强地坚持了3个月,不过更多是因为萨拉丁有意如此,而不是他们还能抵抗。当9月20日穆斯林兵临城下时,守卫城市的只剩下14名骑士。牧首试图谈判投降,但却惊骇地得知萨拉丁打算杀掉城里所有的基督徒。守军激烈地回应称既然如此,那他们会首先杀掉城里的每一个穆斯林居民。于是萨拉丁改变了主意。双方继续谈判,1187年10月2日,耶路撒冷正式投降。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