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执著的理想,叫做负担(第2/4页)

各位,林冲是哪门子的好汉?当然,林冲的劣迹还不止于此,后面我们还要好好说说。

杨志作为官迷,自然要继续向朝廷要求进步的道路。不过,谁都不会想到,杨志想当官,不但把林冲这样要鸠占鹊巢的人引向了梁山,最终还引燃了王伦葬身梁山的另一根导火索。是也,非也?时也,命也?吾为王伦悲情一叹!

大家请注意:杨志和林冲斗武是为了两担子财物,这些财物来历不明,去向明确——送给朝廷里当官的亲戚。

其实世上很多钱财都是来历不明的,但去向往往是流入衙门里的高官。送礼的目的各有千秋,但没有哪一个人送礼的目的比当官更合算。杨志就是这样选择的,他送礼是为了继续做官。

身为杨家将的后代,想当官不是靠自己的军事素质,而是靠财物打点,杨志的想法何其龌龊。即便杨志没有去当土匪,他又将自己祖先的清白置于何处?反过来说,大宋当时的官场如果不是腐败到了极点,杨志又怎肯用送礼的方式为自己打通进身之阶?

为了当官,杨志谢绝了梁山的盛情邀请,匆匆忙忙地赶往东京,并在那里干了两件漂亮活,分别为:求爷爷、告奶奶。

花光了钱财之后,杨志见到了高俅高太尉,这个历史上著名的贪官按照忠君爱国的精神,严格把握人事任用制度,所以不但不能容忍渎职的杨志复起,还对杨志进行了一系列义正词严的批判:

“既是你等十个制使去运花石纲,九个回到京师交纳了,偏你这厮把花石纲失陷了!又不来首告,倒又在逃,许多时捉拿不着!”

作为一个出身名门,准备报效国家的青年才俊,高俅拒绝腐败的现实像一场冰雨,对他产生了巨大的打击。

我们且来看看高俅不让杨志复职的理由:“今日再要勾当,虽经赦宥,所犯罪名,难以委用!”这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吗?我们再看看杨志得知高俅不想让自己复职后的心理反应:“高太尉!你忒毒害,恁地刻薄。”

杨志同学,你可真是历史上不可多得的官迷,一个犯了罪的逃犯,被赦免就不错了,竟然还想继续当制使,真是岂有此理?

杨志的龌龊还很多。

在复职无望的时候,杨志又干了一件轰动性事件——卖祖宗的宝刀。杨志钱花光了,可以去干活赚钱,可以去卖艺赚钱,但去卖祖宗的宝刀,这可真是不肖子孙。

很多人认为卖刀的杨志很可怜,包括著名的《水浒》研究者金圣叹先生。但可怜之人,未必没有可恨之处。对杨志来说,仕途走得不顺,这是对不起祖宗,现在连祖宗的刀都要卖了,简直就是大逆不道。

杨志卖的不是刀,是做人的尊严。

但不排除另外一种可能,就是这把刀不是祖宗的,但他打着祖宗的旗号,走的是高仿路线。但怎么说,杨志卖刀都是一个让人恨、让人鄙的事情。

从卖刀的结果看,杨志好像因为当官无望,所以变得很冲动,进而在和牛二发生冲突时,一刀解决了牛二。真的是这样吗?我们可以看不起官迷的人品,但一定不要看不起官迷的智商和手段。

与泼皮牛二发生争吵时,以杨志的武功,轻轻松松就可以将牛二打个半死,何必要杀死牛二呢?更有意思的是,花石纲丢了,杨志不敢投案自首,但杀死牛二,杨志却投案自首了。

有人也许会说,杨志因此被发配到大名府充军,你以为这让杨志真的很惨?其实这未尝不是杨志亲戚算计好的。杨志花了两担子财物,在朝廷里当官的亲戚会不给杨志一个交代吗?

真相应该是这样的:杨志没有被高俅复职,是因为刚刚上任不久的高太尉还没有和杨志的七大姑八大姨建立深厚的感情基础,高太尉因此坚持按纸面上的原则办事。既然如此,总得给杨志想条出路啊?这样,牛二的不幸才开始了。作为当地很有名气的流氓,牛二的名号跟衙门无关,只关乎自己的性格,耍赖。这样一个毫无衙门背景的流氓,一个没有苦主,也没有家人的流氓,如果被人杀死,只会有人喊好。更重要的是,牛二得罪了杨志的亲戚。被杨志送礼的亲戚不会不清楚,让杨志杀死牛二,一可以为杨志扬名立万,二可以让杨志充军(这个他们操作得了),只要充军的地方是他们的朋友或熟人,活动活动之后,杨志从此便可以走上一条从下往上爬的官场路径。这个方法可行性很强,但缺点在于升迁的速度不够理想。

从杨志发配的结果看,杨志升官的空间很大,一则大名府的梁中书早就认识杨志,二则梁中书需要一个被自己提拔起来的亲信。所以,小说中这样介绍一见到杨志的梁中书:“听得大喜。”一个人因为犯罪杀人来充军了,接受的官员不但没有任何要杖责的表现,还大喜过望:“当厅就开了枷,留在厅前听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