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执著的理想,叫做负担(第3/4页)

杨志不是麒麟兽,是青面兽,长得并不怎样,为什么梁中书会表现得如此不入情理呢,难道是因为杨志的武功?小说中紧接着交代:

“梁中书见他谨勤,有心要抬举他,欲要迁他做个军中副牌,月支一分请受,只恐众人不服,因此,传下号令,教军政司告示大小诸将人员来日都要出东郭门教场中去演武试艺。”

一个刚刚充军的犯人,这么快就要被提拔成军官,这确实让人难以心服。但你不服又能怎么样呢?何况无论是杨志,还是梁中书,还是被杨志行贿的人,都做得如此天衣无缝。

梁中书收留杨志,不仅卖了人情给朝廷的某位官员,他同时还有别的打算。

在宋朝,不但皇帝的宝物要押送,达官显贵的宝物何尝不是如此。皇帝可以明令让人给他押送宝物,大臣也可以这么干。只不过,皇帝需要押送的是花石纲,主要是艺术品,大臣就不一样了,玩的主要是金银珠宝。

太师蔡京作为重臣,不但有很高的思想觉悟,每天都在全心全意为大宋子民谋求幸福,同时也十分注意自己的家庭生活。尤其对娶妻生子过生日等事情,不但注意,还特别热衷。他不愧是一代名臣,做到了齐家治国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同时,我必须旗帜鲜明地指出:领导过生日、结婚、生孩子,往往是行贿的重要渠道。

梁中书作为一方要员,对领导过生日这样的大事,以毕恭毕敬的态度,绝不怠慢的精神,准备了一份大礼。尽管他送礼的对象是他丈人,可他丈人同样是他当官发财的上级领导。于是,我们看到,梁中书小心翼翼地为丈人蔡京准备了十万贯生辰纲。

有学者结合小说中透露的宋朝的货币购买力计算了一下,这十万贯要相当于现在的一千万人民币。其实也没多少,如果放到现在,这一千万从银行一转账就OK了。可在宋朝,这十万贯生辰纲就相当于好几车的金银珠宝,要想运送到蔡京手里,需要很多人跋山涉水,远赴东京。如果仅仅是运送这些钱财,难度还不大,但这么多钱财是很容易被一些绿林集团洗劫的。而当时的政府军队,在遇到劫匪的时候,按照步调一致的原则望风而逃,梁中书对此一清二楚。因此他在丈人生日临近的时候,表现得郁郁寡欢。

叹!科技不进步,连送礼都这么难?

无奈之后,梁中书振作起来,尤其是杨志的到来,使他心头一亮。他认为,失陷了花石纲的杨志绝对不是有意为之,不然杨志就不会再回东京送礼当官了。既然杨志想当官,把官看得比钱重要,那么杨志在政治上就是合格的,思想上就是过硬的,让杨志去给自己押送送给丈人的生辰纲,是不会有什么问题的。下面要考验的,仅仅是杨志押送生辰纲的本领,那么比武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梁中书对杨志的武艺并不了解,所以,当有人建议让杨志和索超的徒弟比武,并将两根枪去掉枪头,减少杀伤力的时候,得到了梁中书的充分支持。

梁中书这么做,谁也无法看出端倪。当了解到杨志武艺高超后,梁中书可不这样干了,他说:“武夫比试,何虑伤残?但有本事,射死勿论。”

梁中书是个文官,说出这么狠毒的话来,除了利欲熏心,还有什么更好的解释么?从担心比武的人有可能受伤,到射死不管,梁中书的变化这么大,无疑是想照顾杨志。

梁中书是这么想的:“我提拔杨志你们不服是吧,不服就去跟杨志比武,不怕死的,你们就去!”

应该说,杨志自身素质不错,他有本事通过自己的武艺打败大名府的基层军官,不过接下来的事态发展有点让杨志超乎预料。杨志是因为丢了皇帝的花石纲逃走江湖的,他对押运大宗财宝的难度系数深有体会。他没想到,自己这样一个丢失过皇帝花石纲的人,竟是为梁中书押送生辰纲的不二人选。

作为大名府的政治新星,杨志当然清楚太师蔡京每年都要过生日,更清楚梁中书每年都要给丈人送生辰纲。只不过,让他去押运,这个任务来得太重,也太快了。有道是一年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杨志就是因为押运宝物丢的官,现在继续让他押运宝物,他能不条件反射吗?只是在杨志看来,他已经没有了拒绝的权利。

箭在弦上,杨志即便知道凶多吉少,也只有硬着头皮往上冲。但他心里明白,梁中书提拔自己,绝不仅仅是因为有人帮他到梁中书这里活动过,让他做个普通官员。真正让梁中书用他的理由,除了要卖给那些受过杨志贿的人的面子,还有就是梁中书的政治需要,那就是给他的丈人送礼。

有人或许会说,梁中书不是蔡京的女婿吗?一家人还要送这么大的礼?不错,女婿和丈人原本不需要这么大的礼,但对两个官场中人来说,人情算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