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压力山大的中央政府(第3/3页)

将宫廷内剩余的劳动力派上用场,不养闲人,同时还能促进人员流动,避免宫廷内的太监们和老女官们结成利益共同体欺上瞒下,流水才能不腐。

而这样做,也能锻炼一批能干的家奴,锻炼一批善于管理人员打理资产的家奴,对皇室的财产进行更好的处理,萧如薰也就不用花费大量精力在这些事情上,能全力应付国务了。

将皇室的钱袋子盘活了,皇帝手上有钱,对国库没有依赖,那么对百官的约束力就更强,里子面子都有了,否逢年过节连饭都请不起一顿,连红包都发不起,那算什么皇帝?

文武百官对此无话可说,就算有话,自然也不敢说。

皇帝眼下大力巩固皇权,各种招数层出不穷,把权力牢牢把持在手,办事雷厉风行,毫不犹豫,对官员要求极高,在这样的高压状态下,官员们也被迫和皇帝同一个步调前进,否则极有可能被丢下来,连九等宴席都吃不到。

大秦虽然立国才一年,但是新气象新动向已经明明白白的展现出来,群臣为之凛然。

现在,被视作立国之战的播州之役大胜的消息传回了京师,西南不服管束的土司杨氏被彻底剿灭,大秦威望大涨,在地方上的威慑力大增,所有官员立刻意识到皇帝即将对西南动手。

皇帝必然携大胜之威在西南大搞土改,将西南彻底掌握在手中。

在感到欢欣鼓舞的同时,他们也预感到了更加忙碌的未来即将到来。

中央政府的压力真的好大。

他们大部分还不知道萧如薰有大规模移民填充西南的想法,只知道皇帝肯定不会放过西南那些土司们手握的东西。

干掉一个军事实力最强的杨应龙会大大助长皇帝和军方的主战意志,战争恐怕在短时间内并不会完结。

但是大秦立国一年,家底子还不够厚实,还有很多需要用粮食用钱的地方,皇帝能动用的也只剩下吕宋和缅甸的储藏了。

直到现在,很多官员才看到了皇帝经营缅甸和吕宋这两块“蛮荒之地”的意义,稍作开发三四年,居然就等于再次获得了两个省的生产力。

大量的粮食通过海船进入长江,直接运送到了播州战场,也不知减轻了江南数省多大的压力。

之前的辽东危局也有很大一部分粮食是靠缅甸和吕宋支援的,这些地方产粮实在是很厉害,完全可以作为给大秦内地输血的存在,所以建设强大的水师把控两地实在是太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