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第3/5页)

蒋介石想了很长一段时间后,最后望着自己欣赏的作战厅长郭如桂点了点头。

郭如桂从北平回到南京后,何应钦立即打电话悄悄把消息透露给了白崇禧,以示信任拉拢之意。

散步回来后,在办公室内蒋介石独自坐了整整一个上午。等夫人宋美龄走进来告诉他午饭的时间到了,他才从思绪中回过神来。“娘希匹,不能再犹豫了,还是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与毛泽东在徐州决一死战,晚上就开会,正式宣布用‘小诸葛’换掉刘峙。”

当天下午,蒋介石一个电话把白崇禧从武汉招回到南京。晚上,蒋介石亲自主持召开高级军事参谋会议,与会的有何应钦、顾祝同、白崇禧、俞大维、刘为章、郭如桂等几个核心人物。会议开始时,众人看委员长闷闷不乐,与会者谁也不敢像过去一样乱开玩笑,个个正襟危坐,会场上笼罩着压抑的气氛。

蒋介石开口就是一句他的口头禅:“娘希匹!”

“东北战场失利了,济南也丢了,吴化文这个人没有一点骨气,临阵倒戈,害惨我们了!要不是他,济南也丢不了,王耀武也不会被中共俘虏。”

会议一开始,蒋介石就把吴化文拉出来骂一顿出气。

对吴化文这个人,在座的几位个个了解他的底细。1943年初,此人按戴笠密谕,率部投降日军,被改编为日伪第三方面军,任司令官。之后,此人曾在鲁中临朐一带制造过“无人区”,极力剿杀中共地方武装和革命群众。日军投降后,蒋介石电令该部改为国民党第五路军,先是进驻兖州,后又驻防济南。济南战役打响后,此人率部二万余人临阵倒戈,投向共产党,致使济南战局发生彻底转变。对吴化文变节,在座将领倒不感到奇怪,让他们无论如何不能理解的是中共竟会有如此大的胸襟,接纳一个对他们来说血债累累的人。

蒋介石一顿痛骂后,会议进入正题。

“今天请你们来,主要是议一下徐蚌之战指挥人员的调整和下一步作战方案事。”

国防部长何应钦首先发言,简要分析当前国共双方的军事动态后,说道:“中共把他们抢占去的地方统统称作什么‘解放区’,他们所谓的‘解放区’越多,我们的地盘就越小。当前,他们的胃口很大,嫌自己的‘解放区’太小,疯狂地从我们手里抢地盘。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当机立断,依仗徐州云龙山和九里山之天然屏障削其锋芒,利用千里淮河阻断其南下之通道,力争把中共大部歼灭于淮河以北,确保首都之安全!”

顾祝同接着发言。他首先把参谋总部这一段含辛茹苦的工作情况进行了汇报,然后说:“据可靠消息,中共正在酝酿所谓的‘淮海战役’,但据我分析,以目前共军的形势,他们不敢贸然行动,因为他们刚在东北和济南同时打了这么长时间,怎么样也要休整一段,不会这么快就打响淮海之战的。我们也趁这段时间把徐蚌一带的作战计划调整好,另外相关军事指挥人选也应该慎重斟酌一下。”

这时,惯于见风使舵的作战厅长郭如桂急忙附和:“顾总长说得对,根据我们的监测,近期没有收到有关共军部队调动的情报,华野粟裕部现在可能都在山东济南临沂一带休整。”

郭如桂讲完,刘为章坐不住了,立即提出了不同意见:“我觉得不能这么乐观,粟裕这个人在军事战备中一贯善于声东击西,出奇制胜,还善于打时间差,我们原来吃过亏的。因此不能光看表面现象,要进一步探知他们的真实目的。”

可能是刘为章对局势的判断更出人意料,大家一时都把目光投向他,刘为章继续说道:“《孙子兵法》曰:‘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而取胜者,谓之神。’我军与粟裕多次交手,此人远远占据上风,可以说,此人算得上一个真正掌握了‘兵无常势’的人……”刘为章还想继续讲下去,听到蒋介石咳了一嗓,便立即收声。

刘为章一提到粟裕这个名字,在座的人个个心头一紧。对这位中共骁将,他们个个心知肚明。会议开始之前,郭如桂已经给参会者每人发了一份有关粟裕的材料,足足十几页之多。材料上说,粟裕1927年就参加过旨在推翻国民政府的所谓南昌起义,后进入井冈山,国军五次围剿“共匪”,虽然共产党东奔西跑,后来却越做越大,越战越勇。抗日战争期间,此人创造过中共方面单次战役消灭日寇的最高纪录,后单独或与老搭档陈毅联手,指挥过高邮战役、苏中战役、孟良崮战役和济南战役,每次都让国军苦不堪言,损失惨重。李长江、韩德勤、李默庵、区寿年、张灵甫、王耀武、胡琏等国军众多战将不是死在他手里,就是成了他的败将,尤其是苏中战役,此人担任中共华中野战军司令与国军交战,连续七战七捷,一个半月内竟吃掉国军六个旅及五个交警大队五万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