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第2/6页)

中野司令员刘伯承看到大家情绪高涨,心里也十分高兴,他扶了扶眼镜,接着陈毅的话说道:“中央军委和毛主席一再强调本次攻取宿县‘至要至盼’,说明本次战役非常重要,只能成功,不许失败。国民党的作战计划是把他们的部队像一字长蛇摆在津浦路的两边,以求能够首尾相顾。俗话说‘射人先射马,打蛇打七寸’,宿县离南京、徐州、蚌埠都很近,是国民党的重要粮弹基地,如果我们拿下宿县,就等于卡住了他们的脖子,打在了他们的‘七寸’上。打仗时粮弹供应不上,不仅人腹内空空,枪炮膛内也没一个子儿,大家应该知道是个什么后果!”略带书卷气的刘伯承把道理讲得很透彻,说话不紧不慢,听他说完,大家都会心地笑了起来。

最后,邓小平站了起来,带着浓重的四川口音鼓励大家:“同志们可不要认为我们只是打配合啊,实际上任务很关键啊!这次我们几个纵队全力攻取宿县,就是为了控制津浦铁路徐蚌线,切断敌人运输线,防止徐州之敌向南逃窜,同时也能有效阻止黄维兵团前来援助,保障华野在徐州以东彻底干净地消灭黄百韬兵团。为此,希望大家高度重视,不惜一切代价,全力以赴打好这场歼灭战。”

会议确定了各纵队的具体作战任务:中野陈赓四纵、华野孙继先三纵、曾生两广纵队沿津浦线宿县、徐州段向北攻击,牵制邱清泉、李弥、孙良诚兵团东援,中野三纵和九纵一部攻击宿县城,九纵主力及豫皖苏军区独立旅沿津浦线蚌埠段向南推进,阻击李延年、刘汝明兵团北援,一纵一旅协助攻击宿县城,其余部队作为预备队,驻扎宿县西北。

此后,刘伯承、陈毅、邓小平根据战场形势的变化,多次就各纵队攻打宿县和切断徐蚌线的作战进行研究和部署。

孙元良十六兵团11日晨开始行动,下午其四十七军集团总部到达徐州,集结在南关都天庙附近,当四十一军还在等徐州“剿总”派汽车来接应时,解放军部队已于当晚到达宿县以西六十里的青瞳集、百善集、三堂等地……

10日下午四时,蒋介石在南京黄浦路官邸主持召开军事汇报会,参会者有顾祝同、杜聿明、刘为章、郭如桂、侯铭磊等人。

杜聿明在葫芦岛指挥国军撤退,前一天才从东北抵达南京,满脸倦容的他今天刚好赶上开会。会场上先到的几个人正在交头接耳、嘀嘀咕咕,对当前战场上的形势议论纷纷,感叹共军的动作之快出人意料。

四点一到,顾祝同、蒋介石先后来到,汇报开始。国防部第二厅厅长侯铭磊首先汇报近期战况——黄百韬兵团主力已经渡过运河,掩护撤退的四十四师被共军火力封锁,损失伤亡严重;六十三军受到共军追击,目前到达窑湾镇,尚未渡过运河;黄百韬兵团主力在碾庄圩附近被围后,共军华野主力已经占领贾汪,一部分已经进到曹八集、薛家湖附近,截住了黄百韬兵团的退路;邱清泉兵团在向徐州转进途中遭遇共军中野攻击,刘汝明兵团已到固镇附近,正在向蚌埠前进,孙元良兵团昨日已到宿县附近……

一番极为详尽的报告后,侯铭磊最后分析道:“可能的情况是,共军用一部分兵力牵制我军,用大部分兵力围堵第七兵团,看来有包围歼灭黄百韬兵团的企图。”

滔滔不绝的侯铭磊没有就此打住,他画蛇添足地说:“徐州战况逐渐吃紧,大后方也不太平。据报,南京也出现了恐慌情绪,街头出现了抢粮、抢日用品的混乱局面,也不见警察出来维持秩序,吓得粮店都不敢开门营业。”

刚说到这里,只听“啪”的一声,蒋介石一掌拍在桌子上,震得茶杯盖滚到了地上,参会者个个心惊肉跳。

“胡说!造谣!怎么会有这种事情?有人说国防部里有‘共匪’卧底,我看你就是!”气急败坏的蒋介石手指侯铭磊大声骂道。侯铭磊被吓得满头冷汗,脸色苍白地坐在位子上一动不动。其实,参会者心里都明白,侯铭磊说的话句句属实,只是其他人装糊涂,不愿意说出来激怒蒋介石,自己找骂。

参会者噤若寒蝉,会议室里一片死寂。

自感失态的蒋介石盯着顾祝同和杜聿明两人看了看,两人明白他的意思,不约而同地点了点头,暗示确有此事。蒋介石这才端起茶杯喝了一口,强压怒气,说:“郭如桂继续。”

郭如桂赶快站起来,汇报后期的作战计划:“从当前形势看,共军有包围黄百韬兵团而歼之的企图,目前主要的任务应该是集中我军炮兵和空军的绝对优势,各兵团协同作战,以期能够解第七兵团之围。具体做法如下:一、黄兵团死守碾庄圩,第六十三军死守窑湾镇,待援;二、李弥兵团辅第七十二军守备徐州;三、邱兵团和孙兵团向徐州东进军,击破徐州和碾庄圩之间的共军;四、孙良诚的一〇七军从睢宁方向配合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