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第3/5页)

孔汉文为长官准备午餐的时候,他的耳朵却是高高地支着,屋子里每个人说的任何一句话都没漏过。虽然他们说得不多且断断续续,但是聪明的孔汉文从这些只言片语中还是捕捉到了不少他需要的重要信息。

会议一直持续到午后三点,大家讨论了半天,最后一致决定分头行动,实施突围,成功后到阜阳一带集合。

会议结束后,邱清泉返回陈官庄,孙元良去了他在高楼的司令部,杜聿明则赶往夏砦。由于是分头突围,相互之间缺乏策应掩护,能否快速冲出对手的包围圈成了成败的关键,所以重型武器就成了突围的累赘。杜聿明一改初衷,咬着牙对参谋长说:“传我命令,准备突围,把笨重带不走的物资先破坏掉!”

孔汉文第一时间获悉了杜聿明的命令,暗暗在心里琢磨起来:“果然不出所料,他们这是要逃跑啊!”此时的孔汉文在心里盘算着一定要把这消息尽快传给外围的华野部队,让他们早做准备,决不能让杜聿明的人马突出重围。好不容易等到傍晚时分,到了与交通员接头的时刻,孔汉文独自一人来到李石林村南头的水井旁,将这份十万火急的情报顺利转交了出去。传递出情报后,孔汉文心里明白,自己的任务只完成了一半,还有一半等待他去执行。这项任务就是想方设法阻止士兵破坏重型武器。“如果这些东西能落到解放军手中,必定在后面的交锋中发挥重要作用。”在回去的路上,孔汉文心里反复琢磨着这件事。

孔汉文先找到处长龚方令,装着不经意的样子说:“处座,您说这还没有突围,就先把重武器和一些较重的物资都破坏了。万一突围不成,真要再打起来,没有重武器怎么办呢?”

处长说:“上峰这样做肯定有他们的道理。再说了,破坏就破坏吧,咱们也不是作战部队,瞎操那么多闲心干吗?!”

孔汉文说:“处座,不是我瞎操心,咱们是搞后勤供应的,您也知道做后勤保障的苦衷,这可都是些宝贝,是我们的命根子啊!现在毁坏这些物资容易,再想弄到这些物资却比登天还难啊!”

龚方令是搞后勤供应出身的老手,自然知道难处。听罢孔汉文的话,似有同感地叹了一口气:“你小子说得没错,毁了这些重武器确实是可惜,但现在缺粮少弹的,留着这些重武器,没有炮弹也派不上用场啊!”

“一定要千方百计留下这批重型武器!”机智的孔汉文快速转动脑筋,思考着对策,“缺粮少弹的,蒋委员长可以派飞机空投啊,但大炮、汽车毁了,一点法子可就都没了!不行,我要出去看看,尽量让他们不要破坏掉,看着这么好的东西被白白毁掉,我心疼!”说完扭头就走了。

望着孔汉文远去的身影,龚方令无奈地摇了摇头,对旁边的几个士兵说:“你们看看,搞物资的就是这个熊样子,咸吃萝卜淡操心,吃力不讨好的命!”说完这句话,龚方令又朝走远的孔汉文使劲喊了一嗓:“汉文,悠着点啊,人家不听就别说了,违抗命令可不是闹着玩的!”

孔汉文首先来到指挥部护卫团,一眼就看到一群士兵正将一些笨重物资推进一个深沟里,准备先砸坏关键部件然后放火烧毁。孔汉文日常积累的良好的人际关系这时候派上了用场,他悄悄找到护卫团长,劝说不要破坏这些重武器。护卫团长耸了耸肩,无可奈何地说:“汉文老弟,我们也舍不得呀,但上面都下命令了,总得执行吧!”孙汉文说:“老兄,这是我们的家底子啊,好东西毁掉容易,要想恢复原样可就难了!你可以装装样子,破坏一点,不要破坏得那么彻底,然后用土把深沟填上,谁能看得出来呢?!万一突围不出去,还可以挖出来再用,到那个时候,你可就是功臣了!”

护卫团长认为孔汉文的话有道理,听从了他的建议,砸毁了一批无关轻重的东西,就让士兵用土把深沟填平了……

在李弥的指挥部里,电话刚刚架通,杜聿明的电话就打过来了。杜聿明开口第一句话就是:“炳仁兄,你部侦察的情况怎么样?”

李弥慌慌张张地回答:“杜主任,我正准备给您报告呢,您的电话就来了。大事不好,共军好像发觉了我们的行动似的,他们在东北这一块频繁调动,原来的几个缺口都给补上了,看来突围难度很大!”向杜聿明报告情况之后,李弥反问道,“二兵团和十六兵团那边的情况怎么样?”

杜聿明回话:“他们那边的电话还没有接通,等接通问清楚了再告诉你。”放下电话,杜聿明再次催促电话班联系一直杳无音信的邱清泉和孙元良,可电话就是接不通。

正当杜聿明守在电话机旁如坐针毡之时,邱清泉突然跑来了。没等气喘吁吁的邱清泉平静下来,杜聿明开口便问:“你们那边情况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