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第2/6页)

方大明眼前的阵地和解放军的阵地有着天壤之别。解放军的阵地上学文化、唱歌、拉琴、说快板书的样样都有。而这边冰窟般的地洞里一片死气沉沉的景象,所有的人都耷拉着头蜷曲在墙边,双手抄在袖子里,不声不语。只有见到食物时才像触电一般兴奋,但这种兴奋的景象寥寥无几。

回来后的方大明表现非常卖力,脏活累活抢在前头干,再次赢得了大家的信任。两天后,他借口出去为大家寻点吃的,往陈官庄方向走去。

陈官庄是指挥部所在地,戒备森严,离村子半里远,就有哨兵把他拦了下来。

“哪个部分的?来干什么?”哨兵问。

方大明不假思索地通报了自己的身份并说是来找一位熟人。

“你要找谁?”

“孔汉文,他以前往家里捎信说在司令部里当差。”

“你找他干什么呢?”

“也没啥大事,他家里的表哥千叮万嘱托俺来给他捎几句话。照眼下这情形,俺怕再不来的话,往后真的就见不着他了。”方大明怯怯懦懦地说完,挽起袖子抹眼睛。

两个哨兵认识孔汉文。

一个哨兵凑近另一个的耳旁说:“孔主任的熟人来了,咱们去通报一下吧。孔主任人很好,平日里对咱们不错。”

另一个年纪较长的哨兵悄悄地说:“好,俺也是这个意思。咱们不能脱岗,你找个人去通知孔主任过来领人吧。”

半个钟头后,从村里走出一个人,来到两位哨兵那里给每人递上一支烟,说:“兄弟们辛苦了!人呢?”

年长的哨兵手指屋后:“在背风处等着呢,俺这就去叫他!”

踏着积雪走来的路上,孔汉文故作欣喜,内心却一直在琢磨,这个时候突然冒出来一位“表哥”的朋友,定是杨云枫派来联系自己的。

“表哥”的朋友出来了,孔汉文见是一位陌生人,正在诧异地打量之际,对方抢先开口说话。

“胖墩,你表哥让我来看你,你还好吗?”

孔汉文的小名叫“胖墩”,外人不知道,只有他父母和杨云枫在家里喊。听到“胖墩”两个字,孔汉文立即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还好,还好,你咋瘦成这个样子了!”

两个哨兵见果然是孔主任的熟人就走到一边,点起香烟聊起天来。

“你跑这么远来找我,真是苦着你了。走,到我住的地方去坐坐!”孔汉文拉着方大明,显出非常亲热的样子。临走,孔汉文又将半包香烟递给了两个哨兵。

在去孔汉文住处的路上,方大明按照杨云枫的叮嘱问了孔汉文几个问题。孔汉文说出的答案和杨云枫说的完全一样。双方确定了彼此的身份。

在孔汉文住处,方大明把自己怎么被俘,“团长”怎样优待他,又怎么被“团长”选中派过来的情况说了一遍。最后,他将缝在棉衣中的信件取出,交给了孔汉文。看过杨云枫的亲笔信,孔汉文彻底明白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孔汉文对方大明说:“俺表哥这个人讲义气,从小到大都是他照应俺!唉,不说这些了,你在这休息会,让俺想想咋给俺表哥通个气!”经验丰富的孔汉文从信中看出,表哥杨云枫使用的是暗语,这样做对自己和方大明都是个保护。

孔汉文知道杨云枫目前想迫切需要与自己见上一面,这样就能将他收集的重要情报准确并及时地传递给上级。这些情报包括各部队的人数装备、各部团以上军官配备、与南京方面的来往情况以及后勤物资供应情况等。

“是将这些重要的情报写在纸上让方大明带回?还是自己将这些情报亲自交给杨云枫?”孔汉文反复权衡利弊,琢磨了好长时间。最后,他决定不让方大明带回情报,而只是让他捎回去一封“普通”的信。在孔汉文眼里,方大明毕竟是刚改造过来的俘虏,既要相信他但又不能全信,况且让他携带如此重要的情报对他自己也很危险。

“表哥,真没想到到现在这种地步,你还惦记着胖墩,俺在心里也想你,只是俺没法当面和你说。俺在后勤处管事,要比其他人方便一些,没有受冻挨饿。俺不用拿枪打仗,除了偶尔去后陈庄买点急用的东西,每天基本上都不用外出,所以不会有太大的危险,请表哥放心!表哥想见俺,俺也想见你,但现在咱们弟兄各为其主,暂时是不可能的了,就让咱们各自保重吧。胖墩。”

吃过饭后,方大明把孔汉文给他的信重新缝好,背着一小袋白面返回了自己的连队。耿连长见他如此神通广大,顿时对他刮目相看:“老方,你还真可以啊,往后这地洞里的活你就别干了,有空多出去跑跑!”

第二天夜里,方大明又出去“跑跑”了。这一跑,他再也没有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