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第3/7页)

洪大新见日军火力强大,蝗虫般的日军已成扇面围攻上来,身边有两名士兵中弹牺牲,还有几名受伤,他不敢恋战,让人背起死伤的士兵,迅速撤退。他与另个机枪射手,边打边撤,在后面掩护,因为地形熟悉,很快来到江边,登上船向对岸划去,为了增加速度,顺江顺水而下,这样即使日军追到江边,也拉大了距离。

月台上一片狼藉,枪声彻底地停下来,追击的人回来,一个中佐向多门报告,说对方不是军人,已乘船逃走了。多门来回地踱着步,步子迈得很大,迈得很慢,不知他在想什么。石射及随来的省府官员,都不敢靠前,天野过来,怒问石射,熙洽为什么不来九站。酒井上前,说按事前相约,熙洽在吉林城内车站,组织欢迎。原来天野怀疑这是熙洽安排的暗杀行动。多门还是很相信他的学生熙洽,可眼前这景象,真让他想不通。石射小声求助酒井,让酒井去劝多门上车,虽遭此袭击,吉林城还是要进的,酒井也是硬着头皮,来到多门面前,对多门说这是意外事件,请求多门原谅。多门气哼哼地让酒井马上给熙洽挂电话,取消在吉林城内车站的欢迎仪式,酒井连忙叫上郑永清,向站长室跑去。

熙洽在第一时间就知道九站发生的事儿,是他派去接多门的参谋处赵处长,用车站内电话报告的,他当时腿都软了,空白的大脑中,就是一个怕。怕多门毙命,怕关东军降罪于他,怕他的前程毁于这一旦,在酒井去长春之前,他还真提出,欲派军官教导队,到九站担任外围警戒,酒井说不用,他知道酒井不是不信任他,而是信不过他手下的士兵,他想日后关东军追究责任问题,酒井是个挡箭牌,但事情毕竟发生他的辖区,这个干系,能推脱得了吗?他嘶哑着嗓子,问赵处长,多门、天野等日本高官如何,听说无恙,脑门的冷汗下去一些。接下思考的问题是,谁有这么的胆子,竟敢袭击关东军的军列,赵处长说是一群身着便衣的人,莫非是胡子,不对呀,胡子见官军都望风而逃,怎么敢招惹关东军呢?他还是想到所属驻军,可是九站没有部队呀,离九站最近的部队应该在……他脑海中蓦地浮现出马明金,这是最不让他放心的人,他抓起电话,接通三团,正是马明金接的电话,他厉声问马明金在哪儿,马明金说在临时指挥部,还说部队已按命令撤到指定地点。熙洽也是真急了,直言问九站的事儿,是不是马明金干的。马明金佯装吃惊地反问,九站发发生了什么事儿?熙洽知道也问不出什么,放下电话。

马明金预料九站打响,熙洽肯定怀疑他,所以没有亲自带队,而是留在团部,专候熙洽的电话,洪大新还没有回来,但熙洽的电话,已证明了洪大新的行动取得成功,他心中好不高兴。

时间已过六点了,若一切正常,熙洽应该提前到火车站,预检一下欢迎的场面,可就在他刚要走时,酒井来电话,说多门生气了,让熙洽取消欢迎仪式,熙洽本来就六神无主,听了这话,头都涨起来,这第一出戏就演砸了,下面的戏还能唱下去吗?酒井沉吟一下,劝慰熙洽,说这是一件意外件,不会影响大局,他会向多门解释的,熙洽对酒井好一番感谢。他哪里知道,酒井又有新的鬼主意。

晚六时三十分,多门所乘的专列,开进吉林车站。吸取九站的教训,多门、天野等高官没有马上下车,由一个联队长,指挥士兵,分散开来,在站内、站外大范围布设警戒线,连熙洽的卫兵都驱赶走,还有熙洽特地布置的站岗的警察,也被日军撵走,有的警察走得慢了,被日本兵连踢带打,其中一个被打警察申辩几句,一个日军曹长上前,照那个警察肩膀就是一刀,险些把胳膊给砍下来。

熙洽独自被允许上车迎接多门,他想,若以吉林省代理主席的身份,见到多门施礼,那脸面实在有点过不去,要是以学生身份,似乎最恰当了。他走进车厢,向坐在椅子上多门,深鞠一躬,恭敬地用日语说:

“学生熙洽拜见老师,学生代表吉林所属驻军官兵及各界人士,欢迎老师来到吉林。”

多门站起来,似乎忘记了九站的遭遇,握住多门的手,笑容满面地:

“熙洽君,我为能在吉林见到你,感到十分的高兴,同时,我也为有你这样的学生,而感到骄傲。“

熙洽听多门这么说,心中的紧张,稍松弛几分,连忙说:

“学生所做的一切,归功于老师的栽培。”

多门将身边的天野旅团长介绍给熙洽。天野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只和熙洽拉拉手,没说一句话,这让熙洽的心又提起来。

酒井从另个车厢进来,与熙洽握手,这正是显示他地位的时候。郑永清没资格进入车厢,只能在车下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