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火烧欧洲(第2/6页)

当斐迪南大公遇刺的消息传来时,德皇威廉正在挪威海边他的游艇“流星五号”上。他立刻回到柏林郊外的波茨坦宫中,准备监视局势的发展。实际上,他没有什么好监视的。维也纳很平静,世界其他地方也很平静,斐迪南大公遇刺产生的震动已经消散了。事情的真相变得越来越清楚,刺客是波斯尼亚的塞尔维亚人,他们是在贝尔格莱德进行刺杀准备活动。知晓了真相的德皇威廉开始进入一种好战状态。他有一种在外交文书的边缘写评注的习惯,他的评注常常具有戏剧语言的特点。这是他吓唬人的一种方式,一种发挥其军事首脑作用的方式,也是一种让外交官知道他想法的方式。他曾在一个外交照会上评论英国外交大臣时写道:“所以,他是一个虚伪的无赖!”7月初,他收到一份德国驻维也纳大使的电报,大使在电报中说,他本人已经要求奥地利不要过快地对塞尔维亚采取行动。德皇威廉暴跳如雷,他在评注中写道:“撒谎!胡说!谁给他权力那样做?塞尔维亚必须受到惩罚,立刻执行!”

德皇威廉的这番话很快传开来,维也纳的官员也听到了。奥地利人当然很高兴,特别是从其他渠道传来的柏林信息也证实了德国的态度。那位犯错的德国大使亨瑞克·冯·契尔什基(Heinrick von Tschirschky),如今终于知道了德皇不仅要求他采取强硬态度,也要求奥地利人采取强硬态度。实际上,契尔什基本人希望对塞尔维亚采取强硬态度。他与许多普鲁士贵族有类似的看法,德国在欧洲正迅速变得越来越不安全。他害怕奥地利已经虚弱得临近崩溃的地步。他在外交信件中哀叹道:“有多少次我扪心自问,我们值得逼迫自己继续拖曳那个所有关节都吱吱作响的国家吗?”

在7月5日和6日这两天之中,德皇威廉和德国代理外交部长亚瑟·齐默曼(Arthur Zimmemann)分别会见了维也纳派来的特使。会谈中,德皇威廉实际上没有告诉奥地利人应该做什么。他说的都是奥地利人最想听到的:这一次必须对塞尔维亚采取行动,而且要快,奥地利想要什么帮助,德国就提供什么。奥地利特使在结束了与德皇威廉的会面后总结说:“德皇要求行动不能推延。俄国毫无疑问将采取敌对态度,但是德皇威廉已经为此准备多年,奥匈帝国与俄国之间的战争应该能避免,我们应该确信我们的老同盟德国将站在我们一边。俄国目前还没有准备好打仗,俄国在付诸武力前将三思而行。”这份报告就是著名的“空头支票”——错误地判断德国将不惜代价与维也纳站在一起。

奥地利人显然没有认真解释他们何时想采取什么行动。如果有人问,他们很可能会说;事实上,奥地利人既没有说匈牙利人有不同意见,也没有说相关政策和计划仍然悬而未决。德皇和齐默曼,其实也没有认真地问,这一点可以从德国的态度上得到印证,因为德国人当时并不认为局势已经严重到必须认真对待的地步。德国战争大臣埃里希·冯·法金汉(Erich von Falkenhayn)听取了有关奥地利特使来访的会议介绍,并简略地看了弗朗茨·约瑟夫写的一封信和这封信附带的贝希托尔德写的备忘录(主要谈及如何与保加利亚人建立同盟改变巴尔干地区的战略平衡问题,而不是萨拉热窝危机),根据这些信息,他总结说:“我不认为维也纳已经下定了决心。”法金汉和许多同事都认为,很可能只有采取刺激的办法,才能让奥地利人采取行动。

手持着德皇的“空头支票”的奥地利人,此时感到能自由自在地干大事了。他们尽量隐瞒行动计划,不让柏林知道;德国人则不主动过问。奥地利驻柏林的特使甚至没有解释奥地利的一个关键观点,在法国人结束访问彼得堡之前,他们不可能采取任何行动。此时,德国人仍然假定奥地利人将立刻发动对塞尔维亚的打击,然后再把所有军队转移到俄国边境。

从今天掌握的有关德皇威廉和他最密切的助手的情况看,这些人在7月初并没有看到爆发一次欧洲大战的可能性。法金汉怀疑维也纳是否最终会采取行动,他的看法反映了众多德国人的看法,他们根据自身的经验怀疑哈布斯堡王朝是否有能力采取行动拯救自己。最近发生的一些事也促使德国人怀疑俄国人的能力,也许这种怀疑中还包含着蔑视的成分。显然,德国人万万没有想到俄国人在这次危机中的反应与俄国在1908年、1912年、1913年危机中的反应截然不同。实际上,俄国人不仅感到自己有能力采取任何军事行动,而且是被迫采取行动。德皇威廉刚刚结束与奥地利特使的会面,法金汉便问威廉是否应该进行军事准备,威廉说不。随后,他马上动身返回挪威去玩游艇度假去了。威廉走前对他的海军上将们说:“我认为不会有大战。沙皇的注意力不在斐迪南大公遇刺上。此外,法国和俄国也没有做好战争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