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火烧欧洲(第4/6页)

此次内阁会议之后,奥匈帝国进入一段寂静的等待期。为了秘密,奥匈军队甚至都没有开始备战行动。康拉德对此都感到惊愕。蒂萨继续让人讨厌。他在刚开完内阁会议的第二天,就写信警告弗朗茨·约瑟夫:“以人的常理推测,攻击塞尔维亚将导致俄国干预,从而引发世界大战。”他又恢复了原有态度:给塞尔维亚的要求应该“苛刻,但必须有可能实现,如果塞尔维亚拒绝,才能采取进一步的行动”。贝希托尔德正忙于草拟给塞尔维亚的要求,不愿搭理蒂萨。

7月13日,维也纳驻柏林大使向国内汇报说,德国对维也纳不采取行动感到越来越紧张。贝希托尔德对此报告仍然不理睬。第二天,当蒂萨反对向塞尔维亚提要求时使用“最后通牒”这一名词时,贝希托尔德愉快地妥协了。要求草案的新题目是“有时间限制的照会”。新名和旧名听上去有差别,但本质一样,贝希托尔德感到没有损失什么。维也纳规定塞尔维亚必须在48小时内答复,但是没有说明如果答复不满意维也纳可能的反应。在训令的指导下,维也纳的驻外大使们向俄国保证维也纳没有策划什么值得担忧的东西,甚至德国也获得类似的保证。贝希托尔德再一次表现出过度的聪明,他不仅欺骗朋友,也欺骗可能的敌人。

7月19日,维也纳内阁再次开会,评审贝希托尔德草拟的照会,之后给予批准。这个照会包括10条要求。至少一半要求是完全合理的。然而,有几条可解释为要求塞尔维亚拿国家主权做交易。其中有一条款,要求奥地利直接参与对刺杀斐迪南大公案件的调查和相关内部事宜,就是这一条引起塞尔维亚的极大反对。这样的条款,招致塞尔维亚的拒绝几乎不可避免。奥匈内阁决定,贝希托尔德应该在7月23日法国总统离开彼得堡后立刻提交给贝尔格莱德的塞尔维亚总理。蒂萨不再反对。德国给予的承诺冲淡了他的警告,此外他开始把塞尔维亚——更确切地说是塞尔维亚与罗马尼亚的友谊关系——看作对匈牙利控制的特兰西瓦尼亚地区的威胁。这个地区有大量的罗马尼亚人口,他们越来越不安分,想与其真正的祖国统一。

向塞尔维亚提交外交照会的日子是7月23日,星期四,提交过程出现一些错误,有点儿像是一幕忧愁的小喜剧。塞尔维亚首相帕希奇早就被告知有维也纳文书将至,但他必须离开贝尔格莱德去塞尔维亚新近成立的一个省份做选举活动。他的外交大臣在得知下午6点有奥地利大使拜访时,试图用电报与他联络,发出的电报没有回音。

维也纳驻贝尔格莱德大使有一个古怪的名字,叫吉塞尔·冯·吉塞尔林根(Giesl von Gieslingen),是一位男爵,他也相信与塞尔维亚之战不仅不可避免,而且盼望早日开战。他被带去见塞尔维亚外交大臣时,这位部长既不会说德语也不会说法语,必须有翻译员在场。吉塞尔开始读政府照会,照会很长,开头就抱怨塞尔维亚的行为不能容忍,而今后就更不能容忍。他读得很慢,频频停顿,以便让翻译员能听清楚。塞尔维亚外交大臣听着听着,有些警觉起来,开始一次又一次地打断吉塞尔念照会,他通过翻译员抱怨他无法接受如此重要的政府间通信,只有首相才能处理。不耐烦的吉塞尔说既然如此,他只能把照会留下,然后离开。吉塞尔临走时说:“只有无条件接受才能满足奥地利,塞尔维亚必须在星期六的下午6点前答复。”

除了俄国外,奥地利向塞尔维亚提出最后通牒的新闻在各国都没有产生什么影响。遥远的英国,《爱尔兰地方自治法案》引发暴力危机,英国政府正受困其中,没有多余的注意力留给巴尔干问题。对塞尔维亚从来不友好的英国报纸,慷慨大方地谈论奥地利的要求,称这些要求合适和负责任。英国外交大臣爱德华·格雷,只是建议最后期限应该后延。

法国的兴趣更小。总统普恩加来,刚结束与沙皇尼古拉及其部长的会面,正在彼得堡至法国的海面上航行。法国巴黎的公众和政府正注视一桩新近发生的丑闻,前任总理的妻子枪杀了一名报社编辑。

柏林也很安静。德皇威廉刚从夏季航海休假中返回,一直都不知道奥地利照会这回事,他还是从挪威报纸上看到的相关报道。可以理解,他对德国外交部没有通知这件事感到愤怒。他开始表示出严重的关切。他建议取消德国公海舰队访问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计划。不过,在别人的劝说下,他取消了自己的建议。首相贝特曼–霍尔威格要求他不要第二次中断度假。德皇威廉拒绝了,起程回家。

德皇威廉此时并不知道奥地利照会的内容。柏林请求获得奥地利照会的副本。7月22日,离奥地利向塞尔维亚提交照会的实际时间不到24小时,德国外交大臣戈特利布·冯·贾高(Gottlieb von Jagow)得到一份不完整的副本,随同该副本提供的信息也未提及奥地利早已决定不接受塞尔维亚的答复一事。首相贝特曼–霍尔威格不愿花费时间读所获得的副本。维也纳以前没有咨询过柏林,此时更没有时间回答质疑问题或应付反对意见,而且最有质疑权的德皇威廉甚至比任何人知道得都要少。这是贝希托尔德蓄意设计的结果。在克服蒂萨的反对意见和二元帝国的二元致命官僚惯性后,他成功地推动政府采取行动,并决心不让枝节问题干扰事态发展。因此,他继续维持早先的谎言。他不仅对俄国政府隐瞒他的外交照会的严肃性,也积极误导俄国的期望。他根本没有帮助欧洲的报纸或者说欧洲公众去理解为什么奥地利最终要采取行动。他几乎没有透露维也纳已经搞清刺杀计划来自贝尔格莱德,也没有透露有塞尔维亚官员涉案的嫌疑。维也纳没有公开指责贝尔格莱德调查刺杀不力。所以,当维也纳照会的新闻横扫欧洲大陆时,它所带来的震动要超过萨拉热窝刺杀发生后奥地利立刻入侵塞尔维亚所能引发的震动。截至7月23日,斐迪南大公遇刺已经过去了三周有半。人们的情绪已经冷却,大家早就开始操心其他事物。没有人认为,斐迪南大公夫妇遇刺是一次值得用武力去报复的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