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向马恩河进发(第3/7页)

在吉斯,朗勒扎克发现自己的两翼处于危急之中,不得不撤退。比洛虽然遭受严重伤亡,但还是向毛奇报告胜利。比洛决定停止攻击一天,并让克卢克向东运动,靠近自己。虽然克卢克更加急于攻击朗勒扎克的侧翼,但还是同意了。霞飞最终同意了朗勒扎克后撤的决定。由于没有英国远征军的协助,他缺少兵力在德军面前站稳,其实他只想要绝望之中的一个立脚点。

弗伦奇显然在顽固地执行他离开英格兰前基钦纳给他的指令:要把英国远征军视为独立于法国人的军队,一定保护好这支军队不被歼灭。尽管弗伦奇很担忧英军的命运,但英国远征军的状况并非真的那么绝望。史密斯–多林领导的军团在蒙斯和勒卡托受到重创,这支部队确实难以执行新任务。但是,黑格手下的部队还没有经历过艰苦的战斗。事实上,黑格已经同意朗勒扎克的请求,带领他的部队到吉斯参加战斗,但行动前被弗伦奇制止。朗勒扎克有一种深深受骗的感觉。

英国远征军指挥官弗伦奇在给伦敦的报告中,除了大谈特谈自己对法国人失去信心外,丝毫不谈他自己军队的行动计划。英国内阁是从其他渠道了解到他的一些所作所为的,比如他拒绝向霞飞提供帮助,又比如他计划躲避到巴黎后面,又比如他正考虑撤退到海边。基钦纳发电报要他解释。弗伦奇回复说他确实撤退到塞纳河南面,他在电报中还说:“我对法军领导人是否能领导这场战役的信心正在迅速消失。”基钦纳马上回电说:“请马上同意霞飞将军有关这场战役的计划。”弗伦奇在回电中再次发泄对法国同盟的轻蔑,强调英国远征军还未准备好应付未来的战斗。弗伦奇电报中有一句显得格外傲慢,他说:“你最好相信我,让我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策略。”也许,就是这句话激起基钦纳的怒火,他穿上陆军大元帅的制服,连夜乘坐驱逐舰跨越英吉利海峡。

第二天下午,基钦纳、弗伦奇、霞飞在英国驻法使馆见面。霞飞告诉两位英国人一个最新的进展,大量的士兵坐火车从东面到达巴黎,这些士兵可以组成两个集团军——除了第六集团军外,还有一个新第八集团军,这个新集团军将布置在第五军的东侧。他认为,德国人很可能还不知道这些新部队,肯定不知道有新的法国军队将被布置在他们的右边。所以,如果英国远征军向前运动,很有可能逆转这盘游戏。弗伦奇则继续争辩、抱怨、抵制。后来,他在自己的回忆录里坦白,他不仅对英国的盟友法国人没信心,更对基钦纳的突然出现感到非常生气。他认为,基钦纳利用法国人降低他的价值。此外,他还觉得基钦纳穿元帅制服是在侮辱他,因为他现在代表英国政府,不代表英王,所以基钦纳应该穿便装才正确。基钦纳把弗伦奇带入另外一间房间。他俩在那间房间里说了什么,没有人知道。根据弗伦奇后来描述,他让基钦纳自己来干一阵子指挥英国远征军的工作,但他俩谈完话后他发现这建议不可能实现。当基钦纳和弗伦奇再次出现时,争执没有了。弗伦奇准备带着英国远征军向北运动。

霞飞来到第五集团军总部,他带着自己的老朋友朗勒扎克走到附近一所学校的院子里散步。霞飞在散步中解除了朗勒扎克的职务。朗勒扎克也许曾经拯救过法国,他是第一个理解德国人入侵比利时动机的人,他用自己的部队阻挡施利芬计划的右翼,他是法军集团军司令官中唯一不拿士兵生命做无谓牺牲的人,他承受了德军的一次接一次的打击,他的部队在沙勒罗瓦和吉斯有很好的表现,在撤退中的部队次序很好。但是,如今他变成了一个可牺牲的物品。真的是像霞飞所宣称的那样,朗勒扎克因太疲惫而无法果断地指挥部队了吗?难道是霞飞无法容忍自己部下的判断比自己更正确?这些都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朗勒扎克恨弗伦奇,而同时弗伦奇也恨朗勒扎克。霞飞只能尽量满足英国人的要求。朗勒扎克的替代者是弗兰谢·德斯佩雷,也就是英国兵特别喜欢的那个“拼命弗兰基”。这样的结局一点都不让人吃惊。

再往东看,战火在前线燃烧。毛奇指挥他的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集团军向法国的第四、第三、第二、第一集团军发动猛攻。法军顽强抵抗,德军后撤,法军再反攻。霞飞开始大批量撤换军官。截至9月6日,他撤换了5个集团军司令官中的2个,任命了7个新军长、20个新师长、2个新骑兵师长。许多军官获得提升。费迪南德·福煦被提升为新第九集团军司令官,他在洛林指挥一个军时表现很好,在随后的撤退中发挥了英雄般的作用。在朗勒扎克领导下做旅长的亨利·菲利浦·贝当(Henri Philippe Petain),由于在与大战早期入侵比利时的德军作战中表现突出,他被提升为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