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雷霆(一)(第3/4页)

张潜知道读书人心气高,所以也不摆什么镇守使架子,主动从帅案之后迎下来,跟大伙以平辈之礼相见。刹那间,“用昭兄!”“纲经兄!”“伯高兄!”等文绉绉的称呼,在中军帐内,响成了一片。对于位于大唐最西之地,连识字人都没几个的阿史不来堡而言,也是千载难得的风景!

这些读书人肯放弃在长安投贴问卷,平步青云的梦想,不辞辛劳来碎叶放手一搏,当然无一不是心智坚韧之辈。而能被贺知章和张若虚两人看上眼的,品行肯定不会有什么问题。所以,他们的到来,立刻缓解了碎叶城无文官可用的局面。并且让张潜的幕府,也瞬间变得充实起来,不再是遇到任何问题,都只有他和骆怀祖两个商量。

趁着还没杀出大唐境外,张潜在给大伙接风洗尘之后,赶紧调整部署。第一道命令,先给了自己最熟悉的王元宝,让此人赶赴新姑墨城,接替王翰担任县令,主持修城和修建作坊。至于在修城和修建作坊之余,王元宝再替六神商行干一些私活,自然也不会有人过问。

随即,张潜立刻下了第二道将令,将调王翰返回碎叶城坐镇。以免自己不在期间,周围的突骑施贵族们,又生出什么歪心思,抄了自己的老巢。

第三道命令,则给了王毛伯。调此人到碎叶镇守使府,出任司士参军,掌管碎叶城内外所有军械制造和土木工程,并且监管所有私人作坊,以免其出现工艺外泄,技术失窃,不经准许出售国之重器等问题。(注:司士参军,唐朝地方官,职责对应朝廷的工部。)

第三道命令,给了牧南风,赶鸭子上架,让此人去冻城做县令。主持当地屯田垦荒,税务收缴、司法审案等工作。并且负责教化冻城周围的各族百姓,让他们能够尽快学唐言,穿唐衣,遵从大唐律法,进而落下籍贯,成为一个真正的唐人。

第四道命令……

第五道命令……

虽然大部分刚刚前去赴任的官员,短时间内,都熟悉不了自己的岗位。所有工作,暂时还是得由镇守使幕府来遥控指挥。但是,至少碎叶镇的官府架子,总算勉强搭建起来了,不再徒有其名。

张潜也没那么多时间,等待大伙熟悉各自的岗位,甚至,没有时间等待大伙都抵达任上。跟奕胡约定的接受赔款日期刚过,确认对方的确没有送一文钱到阿史不来堡。他立刻命人用汉语和粟特语,写出了宣战檄文,交给斥候张贴于各地。随即,亲自带领大军,浩浩荡荡地翻过了千泉山,直扑位于石国和大唐边境上的俱兰城。

沿途势如破竹,位于边境上的各粟特部落和地方豪强,早就从被放回来的俘虏嘴里,得知了地雷的可怕和奕胡抛弃大部分将士只顾自己活命的丑闻,畏惧之余,心中对特勤奕胡非常鄙夷,无论如何,都不愿意再带着族中子弟,替此人卖命。有些聪明者,甚至主动给唐军提供粮食和牛羊,只求唐军做到冤有头,债有主,不要顺手进攻自己的聚居地和堡寨。

张潜原本也没打算祸害石国普通百姓,因此,对于地方豪强和部落送来牛羊物资,一律笑纳。然后让张旭亲笔书写了一大堆“恭迎王师”条幅,交给前来犒军的各部各族长老,让他们拿回去后,只要绣在旗子上,然后将旗帜挂于堡寨或者聚居地的高处,唐军就保证秋毫无犯。

昭武九姓二十多年前还是大唐的子民,石国上一任国主,也得到过大唐的都督封号。因此,这些地方豪强和部落长老,丝毫不觉得挂起“恭迎王师”四个字,有什么委屈。留下礼物之后,千恩万谢地告退而去。

地方豪强和部落酋长,可以恭迎王师。俱兰城的城主破豁,却没这个资格。他是奕胡的铁杆心腹,父母和妻儿,都住在怛罗斯。如果胆敢不战而降,奕胡也许没办法击败张潜,却绝对有办法子赶在丢弃怛罗斯逃走之前,灭了他的全族。所以,他只能下令紧闭城门,死战到底。

早有唐军的斥候,将破豁的反应,接力报告给了张潜。后者闻听,也不觉得意外,挥师直抵俱兰城下。先让弟兄们休息了半个时辰,恢复体力。随即,就按照跟周健良、骆怀祖、卫道等人预先商定的策略,摆开大军,对俱兰城围三阙一。

城内的石国将士中,有三成是被唐军释放回来的。见到这种架势,立刻就想弃城逃走。然而,那破豁却带领亲兵,大开杀戒。将带头叫嚣着要弃城的将士,接连斩杀了二十几个,吓得其余所有人都噤若寒蝉,才勉强稳定住了军心,不至于未战先溃。

就在破豁使出全身解数稳定军心的时候,大唐健儿在城外已经做好了攻城准备。随着张潜一声令下,教导团弟兄推着二十一部简易投石车,四十部火龙车,缓缓向俱兰城东门靠近。周去疾所带领的三百朔方军弟兄和史金所带领的三百碎叶军老兵,奉命手持兵器,徒步在教导团两翼担任护卫。其余五千多弟兄和刚刚赶过来的千余突骑施武士,则全都下了马,手拉着坐骑观战,很显然,大伙根本没把守军那点儿可怜的战斗力放在眼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