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雷霆(一)(第4/4页)

破豁自觉受到了羞辱,咆哮着下令放箭。一时间,白羽铺天盖地,射向城外的唐军教导团,看上去倒也声势浩大。只可惜,唐军教导团早就做过针对性训练,随着骆怀祖一声令下,走在前排的弟兄们,将火龙车的车厢板迅速张开,如同一只只巨大的翅膀般,挡在了所有人面前,将大部分羽箭,都隔在了安全距离之外。

终究占着居高临下的便宜,零星也有羽箭射进了火龙车的车厢板之后。然而,隔着上百步的距离,羽箭根本奈何不了唐军头上的镔铁盔帽和身上的镔铁背心,只是徒劳地溅起了一阵刺耳的叮当。

骆怀祖身穿耀星铠,头戴麒麟盔,徒步走在教导团的正中央。目测大伙已经距离城门不到八十步,果断举起手中量天尺,“全体都有,止步!”

“止步!”“止步!”“止步!”左右的亲兵扯开嗓子重复,转眼间,就将他的命令传遍了三百名弟兄的耳朵。

四十辆火龙车稳稳停住,紧跟着,车厢板通过机关彼此相扣,由一只只单独的翅膀,变成了一道泛着寒光的铁墙。

“火龙车原地警戒!朔方团和碎叶营第七团随时准备迎击敌军!教导团,与火龙车间隔十步,将投石车排开,根据竹筐上的标记,挖土添加配重。”骆怀祖环顾四周,志得意满。随即,一连串命令从他行云流水般发出。

教导团的弟兄们,答应着将投石车推到了火龙车后十步远的位置。先固定好车身,放松摇臂,放下配重用的竹筐。紧跟着,便按照在新训营掌握的必修科目,有条不紊地挖土,过秤,按照竹筐上的标记,给投石车装填不同数量的配重物。

不多时,配重物装填完毕,骆怀祖再度向敌军瞭望,发现对方依旧在徒劳地施放羽箭,没有半点儿出击的迹象,撇了撇嘴,冷笑着吩咐,“拉起配重,上扳机,装填火药弹!”

“是!”四周围,回应声整齐划一。教导团的弟兄们,熟练地转动摇橹,通过绳索和滑轮,将投石车的投臂拉下来,将配重筐升上半空。随即,装填火药弹,点燃艾绒,等待骆怀祖的进一步指示。每个人脸上的表情虽然都很紧张,动作却毫无停滞。

朔方军校尉周去疾看得心中纳罕,忍不住向教导团靠近了几步,朝着距离自己最近的一名伙长询问,“这位兄弟,你是哪年当的兵?用投石车多久了,看上去好生娴熟?周某从去年就春天操作此物,论速度,都未必能达到你和你麾下弟兄的一半儿!”

“回校尉的话,在下是去年十二月当的兵。”被他问到的那名伙长,正是逯得川。后者明白他没有恶意,拱了下手,老老实实地回应,“这次,这次是第二次在战场上用投石车。不过,在下先前在新训营里,做过好几百次训练!”

“几百次?”周去疾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质疑的话脱口而出。

据他所知,朔方军乃是大唐一等一的强军,平素也只能做到三日一次操练。而眼前这个小小的伙长,加入碎叶军的时间不过五个多月,却操作了几百次投石车。其所受的训练频率和强度,岂不是朔方军的数倍?

而操练士卒,可不能光要求士卒肯吃苦。为将者如果不能给士卒提供足够的食物或者肉食,高强度训练,只会把弟兄们练成废人,绝不会收获一支精兵。

正琢磨着,该如何询问,才既不失礼貌,又能解决自己心中的困惑,耳畔却又传来一声断喝,“一旅一队,七车齐射。预备——”

没有人再顾得上理睬他,逯得川和教导团一旅一队的弟兄们,全都站在投石车后,竖起耳朵,等待将令的到来。

“放!”骆怀祖挥动量天秤,志得意满。

七枚足足有四斤重的火药弹腾空而起,拖着红色的火星和青烟,砸向九十步外的敌楼城墙,速度一点儿都不快,留下的烟雾轨迹在半空中清晰无比。

“轰隆!”一声巨响在敌楼中爆发,震得地动山摇。

“轰隆!”“轰隆!”“轰隆!”……另外六声爆炸,紧跟着在城门下方,城墙上和城内响起,宛若晴空霹雳。

再看那俱兰城,浓烟滚滚,碎木和土块横飞,将士抱着脑袋四下逃窜,城门上的敌楼摇摇欲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