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忽必烈震怒,唐国公逃亡!(第3/5页)

蒙元灭宋时,李简本来想回高丽的。可谁知元军灭宋后,对豪绅大族很是仁慈,圣天子不但下诏一切照旧,还给予他们安靖乡里,代收赋税之权,竟然比宋廷更加厚待,简直是如鱼得水。李简见圣天子在位,家业又蒸蒸日上,遂熄了回高丽的心思。

可是此次白莲教突然作乱,衡州白莲教攻陷了衡州城,红巾贼们到处祸害豪绅大户,李简见贼势浩大,为保家人性命,只好不情不愿的回高丽避难。

一回到高丽,他很快就得知,竟然有人冒充他的儿子!

这还得了啊!

仁州李氏乃是东国一等一的高门士族,就是在大元,李氏也等同万户那颜出身。是能随意冒充的么?

更让李简不敢置信的是,冒充他儿子的,竟然就是如今的湖广平章,李洛!

李简这几年很少过问世事,他痴迷佛教,主要是在名刹古寺参研佛理,几乎是隐居状态,甚至不知道湖广平章是高丽人,就更别说知道李洛和自己的“关系”了。

回来听说李洛的事迹后,李简也感慨万千。这李洛要真是他的儿子,那该有多好啊。有子如此,夫复何求?

可惜,不是。

在得知真相后,李简和李签很是犹豫,一度想装糊涂,不揭露李洛,这样对李氏也有好处。

但仔细一琢磨,又不敢。

汉人这些年造反频繁。这李洛乃是汉人,他冒充高丽人,从九品都寨时,就一心一意谋取兵权,直到做了封疆大吏。可湖广白莲教却造反了。

真是耐人寻味,由不得别人不想入非非。

以李签和李简的智商和老辣,怎么看不出其中的巨大风险?李洛要是忠于元廷,当然是好事,可如果他真是图谋不轨,那整个李氏都要陪葬。

所以,兄弟二人还是决定立刻禀报元廷,撇清干系。那么就算李洛真有不轨之举,也连累不到李氏。

李简说道:“兄长,如今圣上应该接到奏报了。兄长放心,圣上乃是开清明太平之千古圣天子,必不会牵连无辜,圣上既然接到奏报,以后李洛所作所为就与我李氏无关了。”

他可是元廷治下的大地主,受元廷恩惠颇多,在乡间犹如土皇帝一般,所以习惯叫忽必烈为圣上。

李签满脸苦笑,远没有李简淡定。八天前,这个三十多年没有谋面的胞弟突然回到仁州,他简直喜极而泣。可是当他搞清楚兄弟并没有李洛这个儿子时,顿时一腔欢喜化为乌有。

“哎,李洛当真是个大大的人才,可惜啊。”李签虽然通过奏章揭发李洛,控制了家族风险,却仍然满心失落。

原本以为李洛能让李氏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谁成想……到头却是一场空。

想到那个曾经叫他伯父大人的“吾家之千里驹”,以后再也不是那个侄儿了,李签就有点伤感。

伯侄数年,李签对于这个给他带来荣耀和财富的“侄子”,还是有感情的。

“父君,可惜什么!李洛是个骗子,小人!他愚弄了我们整个李氏!让李氏成为了笑柄!”李签长子李若愚恨恨说道。

次子李知易也面带不屑地说道:“亏我还叫了他那么多次五弟,真是想想都恶心!”

李签和李简的儿女们纷纷出言痛骂李洛,唯独李签的嫡女李蕙质一言不发。

“五哥……呵呵。”李蕙质神色复杂无比,眼前浮现出第一次和李洛在汉阳府见面的情形。

原来,终究是假的。

但是,她对这“五哥”却恨不起来,有的只是遗憾。这个曾经让她骄傲的“五哥”,再也不是李氏的人了。

主母金氏说道:“你们别骂了。李洛冒充,肯定也有他的难处。这次丢官是肯定的,他也算是得到惩处了,算了吧。”

不然为何说人心复杂呢?金氏为人冷酷吝啬,李洛并不喜欢这个“伯母”,可是现在,唯一为李洛说句话的,却是她。

李签道:“今天咱们开家会,为讨论善后事宜。我们虽然撇清了干系,可谁知将来如何?二弟,你亲自带着厚礼,去大都一趟,多结交一些重臣。万一以后……也能有人替李氏向大皇帝美言。”

李简点头道:“兄长放心,小弟明日就去大都。”

李签道:“二郎,明日随你叔父一起去吧,去大都见识见识。”

“诺。”

……

海东,唐公府。

“夫人,重大情报……夫人放心,君上此时估计也差不多接到消息了!”李绵神色凝重的给崔秀宁带来最新的情报。

什么?李简回来了?他没死?

崔秀宁身子一颤,赶紧将怀中正在吃奶的李律交给侍女,说道:“敲钟,朝议!”

“诺!”

崔秀宁赶紧穿起朝服,脚步匆匆的往外赶。李简回高丽,是她最担心的几件事之一,如今真的发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