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8章 真是贪心啊(第3/3页)

恍惚间,王兴祖似乎还见到大梁皇帝萧隐,坐在上面的龙椅上侃侃而谈。

“贵使平身。”大唐皇后清正平和的声音传来,美妙悦耳当中蕴含着一种威严。令人忍不住想抬头打量声音的主人。

“外臣谢过皇后陛下。”两人小心翼翼的爬起来。

这就是那个牝鸡司晨的女人么?

高君重谨慎的抬眼打量一眼,发现大唐皇后似乎比太后(萧畾)更加美丽,气质也更加大方高贵,不愧是大国皇后。

“皇后陛下,这是下国国书,奉表向大唐称臣,请为藩属。下国国主言明,我梁国乃华夏一脉,没有天子册封,名不正言不顺,请求大唐册封为国主,愿年年谴使入朝朝拜。”

“下国特献上象牙一百对,黄金一千两,天竺童女一百人,敬献大唐!”

梁国使者王兴祖,高高举着一卷犀牛角卷轴国书。

唐廷大臣们顿时有点激动。

有藩属了,有藩属了啊!

虽说大唐越来越强盛,陛下乃千古圣君,可遗憾的是,竟然没有一个藩属!这让满朝文武,都感到有点遗憾。

倒不是没面子的事。因为周边小国,几乎被大唐灭光了。

所以,文官们看向两位使者的目光,就格外炙热。

崔秀宁拿过国书看了看,也忍不住微微一笑。

是灭掉梁国,占领北天竺呢,还是保留梁国为藩属?这个问题,其实李洛之前和她探讨过。

李洛的意思是,这两国是留是灭,不在大唐,而在于他们自己怎么选择。

天竺之北,可以大部分留给两国,以为华夏藩属。可恒河之北,包括后世的尼迫尔,孟加拉国,全部要割让给大唐。

等于说,恒河之北的天竺领土都要纳入大唐版图。后世整个喜马拉雅山脉,都是大唐的!

还有后世极其重要的孟加拉湾,也是大唐的。

大唐和两国,以恒河为界。

这是李洛和她早就商定好的原则。两国同意,就留着。不同意,那就灭了。

当然,还要有其他条件。

“皇后陛下,下国摄政太后,也请为藩属,求大唐册封。愿意年年谴使入朝!”大理国使臣高君重也奉上国书,“敬献象牙一百对,黄金一千两,天竺阉童一百人为贡礼!”

崔秀宁看完,将两份国书递给康西,意味深长地说道:“允你二国之请,也无不可。可你二国还有什么诚意么?”

什么?诚意?

两人闻言都露出苦笑,他们花了一两个月来到江陵,自求为藩属,又送了礼,这还不是诚意么?

“敢问大唐摄政皇后陛下,下国之诚意,已俱言表啊。”高君重硬着头皮说道。

崔秀宁微微一笑,“本宫问你们,梁国和大理如今国土几何,人口几何,兵马几何呢?”

她其实对天竺的现状基本了解,就是想看对方能说多少真话。

整个天竺北部,相当天竺三分之一的地盘,包括后世的孟加拉和尼泊尔,全部被大理,萧梁,海宋占领。

这三国凭借相对天竺人先进的华夏技术,以及相对强悍的华夏武力,几年来征服了整个恒河流域,超过天竺三成的地盘,还是人口最密集的地区。而南天竺和中天竺还在天竺诸邦国的手中。

海宋占据的土地和人口最少,只占据了东北沿海地区,但面积也不小,足有十万平以上,人口大概三百余万。

大理国的地盘最大,足足占了整个北天竺西部,面积比滇州(云南)还要大。人口超过千万!

萧梁占据了北天竺东部,面积也不比滇州小,人口上千万!

哪里是什么小国?根本就是天竺版的北魏,前燕!甚至是天竺版的金国!

三国以加起来几十万人口的基本盘,征服两千多万人口,数千里疆土,这的确是一个不小的奇迹了。

只是,三国虽然瓜分了北天竺,可外面要应对南部和中部天竺联军的反扑,内部要应对天竺人的反抗,压力其实很大,会不会被天竺人“驱除鞑虏”,还很难说。

就特察局天竺分局掌握的情报,天竺联军的势力整合还不顺利,一旦整合成功,好几十万天竺诸邦联军北下(的确是北下),那三国未必能挡得住。

要知道,南天竺人和中天竺人,比北天竺人要强悍的多,打仗的本事高出不少。

一旦三国败了,特察局的判断是,天竺将会合并为几个强大的邦国,甚至有统一的可能,对大唐有害无益。

所以,两国可以保留,甚至可以得到大唐的支持。但是,必须要割让恒河之北的土地。

这些土地,占了他们小半的领土,却占了恒河平原最好的地带!

真是贪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