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我在年代文里吃软饭(二) 中秋加更(第2/3页)

徐寡妇高高兴兴拉着儿子的手走到刘媒婆身边,略挑剔地看着那个漂亮丰腴的姑娘。

“雪茹你看,我没骗你吧,小伙子长得精神,还在轧钢厂工作,跟着七级钳工,那两间房子就是他家的,多气派啊。”

刘媒婆笑呵呵的,看上去极为亲和,这幅喜气的模样也是她能撮合那么多对新人的原因之一。

“前进,这是赵雪茹,赵家村在光明公社里那也是数一数二的,年年上交给国家的粮食都是先进标杆,三年饥荒的时候,他们村没有一个饿死的社员,雪茹她大伯还是大队长呢,姑娘长得俊,做事也勤快,十里八乡都找不出比她更出挑的丫头了。”

刘媒婆两边都夸,她这话让俩方听的都觉得舒心。

赵雪茹看着徐前进的外表也觉得满意,虽然徐家的两间房间不如她家乡下院子来的宽敞,可同样的徐家人口也少啊,而且这还是四九城里的房子,她要是能嫁过来,嫁给一个工人,村里的小姐妹都得羡慕她。

不过她也注意到了和徐前进一块进来的宋辰以及中院更大更宽敞的那间正房。

刘媒婆带她来的路上就跟她说过中院里还有一个适婚的青年,模样更好,家里的房子也更大,但他人不行,绣花枕头一草包,有远见的姑娘都不会选择他。

刘媒婆会这么说,也是怕赵雪茹年轻,被外表蒙蔽双眼。

好在赵雪茹是个务实的人,知道徐前进是最好的选择后,全程表现得十分妥帖,羞答答地瞅了徐前进一眼,然后矜持地低着头,没看不该看的人。

她的表现,让徐寡妇和徐前进更满意了,觉得这个乡下丫头还挺本分,而且早就听刘媒婆说过赵家在赵家村是大姓,赵雪茹亲大伯是生产队大队长,除了一堆堂兄弟,她还有三个亲哥哥,俩个亲弟弟,家里劳动力多,不缺粮食还疼闺女。

徐寡妇想着,赵雪茹的亲妈都这么能生,她这个女儿肯定也差不到哪里去,到时候多生几个儿子,给他们徐家开枝散叶。

两边都对对方的条件比较满意,刘媒婆乐呵呵的,觉得至少能成一对。

白寡妇一看自己中意的姑娘竟然是说给徐前进的,顿时嘴角就耷拉下来,在她心中,自己儿子比徐前进强多了,就是身体差了些,刘媒婆给徐家找了一个大屁股好生养又标致的闺女,却给她家铁刚找了个柴火棍,这到底是看不起谁啊。

“刘姐,那这丫头又是谁啊?”

范红娟看着白寡妇铁青的脸色,顿时生出了看好戏的想法。

“嗨!”

刘媒婆眼珠子一转,拍了拍手心感叹了一声。

“这闺女叫梅子,也是赵家村的,跟雪茹玩的好,这不雪茹爸妈都得上工吗,就让这丫头陪着一块过来了,给雪茹壮壮胆。”

白寡妇显然没有看上赵梅子,刘媒婆也是有良心,知道小姑娘也要脸,当着面被人嫌弃多伤人心啊,而且传出去,对赵梅子的名声也不好。

干脆就说她是陪赵雪茹过来的小姐妹,也算是给两边一个台阶。

要不怎么说刘媒婆口碑好呢,她这话一出,两边的脸色都变好看了。

白寡妇是心里没数,觉得刘媒婆说的是真心话,她肯定给她家铁刚相看了一个和赵雪茹差不多条件的乡下姑娘。

赵梅子则心里有数,她当然知道刘媒婆带她来是给她相看对象的,而不是什么陪小姐妹相看,虽然都是赵家村的人,也都姓赵,可赵雪茹家和赵梅子家的关系并不亲近,两人也就是点头之交。

这年头找对象简单又直接,双方看中了,谈妥条件就可以直接定亲了,也没有谈恋爱的说法。

徐寡妇没有留饭的意思,刘媒婆就准备带着俩姑娘回去了,城里的公交只能坐到光明公社,如果运气不好碰不到回村的牛车,她们回去还得走一个多小时的路呢。

可不等刘媒婆开口准备离开,宋辰就主动出声喊住了她。

“刘婶,能过来一下吗?”

他站在自家正房门口,说话的声音也像山间流淌的清泉一样,清凌凌的。

赵梅子没忍住多看了两眼,低下头的时候,耳朵通红通红的。

长这么大,她没见过这么好看的男人,跟他比起来,村里那些青年都跟土坯一样,还是被火烤焦的那一种。

“宋辰小子,你找婶儿是准备帮你自己也说个对象吗,那你可算找对人了。”

刘媒婆走过去,这一条胡同里适婚男女的条件她都门清,宋辰这人虽然好逸恶劳,可好歹也有份工作,房子也宽敞,皮相更是没话说,总能遇到几个眼睛被他皮相唬住的傻姑娘和拗不过傻姑娘的父母。

所以宋辰要是开口托她找对象,她还真能找到。

“就你带来的那个姑娘,她叫梅子是吗?要不你就把这姑娘说给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