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我在年代文里吃软饭(二) 中秋加更(第3/3页)

宋辰坦然地说道,他的这个提议把刘婶这个见惯了风浪的女人都给惊掉了下巴。

这俩人怎么般配呢?

一个俊一个丑,一个城里户口一个乡下丫头,一个再怎么不堪都有工作,一个嫁过来还没口粮。

宋辰再不济,也不至于找她赵梅子啊。

“宋辰小子,婶子不爱骗人,有些话我得和你说清楚,这梅子家的条件可比不上赵雪茹,她家还有俩弟弟,后娘当家,人家有亲儿子,肯定不疼前头留的这个,至于她老子,有了亲儿子,闺女也得放一边。”

赵梅子家里的条件是真一般,从她稍微懂事起就开始帮家里干活了,家里家外一把抓,别看她长得瘦小,可力气大,跟男人一样能干,在乡下挣满工分。

在有后娘的家里,赵梅子也算是幸运的,当家的后娘虽然不疼她,也不至于苛待她,顶多就是她干得活多一点,吃的比俩弟弟少一点,但家里从不打算为了多个劳动力就把她拖成老姑娘,也没想过用她换彩礼,光这一点,她后娘就已经比村里很多亲爸亲妈强了。

也正因为这一点,刘媒婆才动了将赵梅子说给白家的想法。

她是权衡过的,白家一个寡母一个病秧子,缺少能顶事的人,而赵梅子勤快干活也卖力,到时候顶了白家的那个工位进厂上班,家里的生活压力一下子就能缓解。

而赵家虽然不会贴补这个闺女,可也不会扒着闺女吸血,彩礼也不会狮子大开口,这对没啥钱的白家来说,也是件好事。

赵梅子嫁到城里,能成为工人将户口迁到城里,以后生的孩子也能成为城里人,这在刘媒婆看来,是双赢的事情。

可要是说给宋辰,那双方可以互补的优势就有点鸡肋了。

她怕宋辰是因为她刚刚说的赵雪茹的好条件而动心,所以得把赵梅子的情况说清楚,免得到时候耽搁人家姑娘。

“你跟婶说说,你到底看中了她啥?”

刘媒婆好奇地问道,总不能看中了她的脸吧?

别说赵梅子长得黑黑瘦瘦,就拿赵雪茹这种标致大气的脸蛋来说吧,她要是宋辰,天天对着自己那张脸,都得嫌弃赵雪茹长得平庸了,更何况赵梅子这样的。

“我觉得她能干活。”

宋辰的回答也很质朴,这理所当然的语气把刘媒婆都给弄不会了。

赵梅子确实挺能干的,但能干的闺女也不少啊。

她哪里知道,赵梅子是真能干,非常非常能干。

宋辰看向站在树荫下的小黑妞,冲着她笑了笑,正好抬头的赵梅子被宋辰的笑容引得五迷三道,羞得脸颊黑红黑红的。

这个世界是一本书,一本以两个寡妇作为对照组的书,很不巧,俩寡妇就是眼前的赵雪茹和赵梅子。

别看白寡妇现在看不中赵梅子,等到被现实毒打后,她最后还是低头托刘媒婆重新替她说合这门亲事。

于是两个同村的姑娘就一块嫁到了四九城里,还成了同住一个院子的邻居。

可能是这个院里的风水真的不好,容易出寡妇,前脚白铁刚因为身体缘故一命呜呼,后脚徐前进就在厂里因为操作机器失误被掉落的器械砸死了。

两个同样成为寡妇的人,在之后的日子里成了鲜明的对照组。

赵雪茹接了丈夫的班,可怜巴巴养着仨孩子,她模样好,院子里的男人们都怜惜她,给她各种帮助,院子里发生的一切鸡飞狗跳的事情,都围绕着她的情感关系和仨孩子展开。

赵家遇到点困难,四合院里的三位大爷就会召开全院大会众筹帮他们一家渡过难关,相比之下,生活在后院里同样年轻守寡的赵梅子就像是个隐形人,每每提起院里的困难户,大伙儿都会下意识忽略她家。

其实白家的负担同样不小,家里一个守寡难搞的婆婆,赵梅子生了一对龙凤胎,可孩子遗传了亲爹的体弱多病,都是药罐子,白寡妇怕儿子断了香火,背着赵梅子从老家抱回来一个小男孩,说是从宗族过继到白铁刚名下的,白寡妇宠着这个抱养的孙子,花费一点都不比常年看病吃药的龙凤胎少。

可这样的压力,赵梅子硬是一声不吭自己扛过来了。

在赵雪茹熬到儿子长大接班还是一级工的情况下,赵梅子一个女人硬生生做到了七级钳工,这在高级技工基本都被男性垄断的环境中,无疑是一个神话。

赵梅子就是这个时代真正的铁娘子,宋辰喜欢上了她的能干。

至于皮囊那重要吗,反正再美也美不过他自己。

宋辰在乎的,是切实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