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新天下(第2/5页)

马塔对自己的玩笑忍俊不禁。

佗入路·佩临摇摇头,却没有发表意见。

马塔继续谋划着,改画一条条原有国界,随心所欲地将土地赏赐出去。

结果公布之后,许多人都悄声议论说马塔的决定过于古怪无常,简直荒谬。

有些学者对此安排并不赞同。他们认为是在湖诺·其马和佐帕·西金的鼓动下,起义才得以发动,可霸主却并未赏赐任何头衔或封地给他们的族人或追随者。

马塔认为那样只会鼓励后人再度起义,推翻既有秩序。有时,点火之人虽可燎原,但也必须为此牺牲,否则大火就会永无休止。

还有人认为,里马国的季祖王那般英勇,霸主却将里马国分为六个极小的新诸侯国,环绕纳雄城,有如群猪拱食。

马塔心中清楚,季祖王已成圣人,以他为象征,便可煽动百姓。这种象征最为危险,最容易为人所用,有了这象征便能为所欲为。他必须尽早遏制对季祖王的崇拜,维持秩序。

在马塔看来,哈安国在起义中毫无功劳。确切地说,岂止是毫无功劳——路安·齐亚在窃取蟠城一事中还发挥了重要作用。于是他决定,柯素季王的新哈安国只留倾盆城和周围方圆五十里的一片新月形领土。就连鲁索海滩也不再完全属于这个新的小哈安国,而是纳入热翡卡三分的新诸侯国之一。

简直是疯了。佩临心想,这异想天开的分法将会带来无尽问题。

至于法沙国,熙录哀王虽有野心却胆小如鼠,虽然本性贪婪,却举棋不定。他早就发现马塔·金笃热血方刚,性情不定。奉承马塔并不一定能带来好处。于是,熙录哀王决定采取让马塔眼不见为净的策略。

因此,自狼爪岛一战以来,熙录哀王一直低调行事,但每当马塔派信使来要求为对抗帝国的战争提供更多援助时,无论是兵力、军费抑或粮草,熙录哀王一律予以满足。如今这个策略得到了回报,熙录哀王并未给马塔留下特别好或特别坏的印象。于是他决定仍由熙录哀王统治整个法沙国,并不削减其领土。

但许多人都知道熙录哀王对名义上的同盟者策划了许多阴谋与背叛。他从雾气缭绕的美丽都城伯阿玛城操控里马国季祖王的宫廷政治;六国存亡尚且未定之时,他便谋求从甘国手中夺取奥热群岛。对于这些旁观者来说,熙录哀王倒像是因着他的权谋把戏得了奖赏。佩临表示,倘若不惩戒熙录哀王,众位朋友定会心凉,只会让同盟之间生出更多嫌隙。

但马塔毫无听取之意。他认为熙录哀王是平庸之辈,因此无需提防。

马塔·金笃将柯楚国大部分领土留给自己。他将担任柯楚国国君和各诸侯国的霸主。为了弥补肃非王,马塔决定让他去偏远而人烟稀少的客非岛担任国君。既然肃非王是牧羊人出身,正好将他送去这地广人稀之处,多建几个新牧场。他为自己的机智得意地笑了。

柯楚国原先的元帅如今要对旧国君和领主发号施令,的确有些尴尬,但霸主金笃断定,一旦肃非王离开柯楚国,就不会再有人记得他了。

还剩库尼·加鲁这个棘手问题没有解决。是他率先进入蟠城,擒得二世皇帝。除了祖邸城,马塔必须赏他些别的。可赏什么好呢?

他扫视着舆图,终于注意到与本岛相距最远的那一座岛屿。

达苏岛这片弹丸之地上只有味道辛辣的烹饪,还有粗鲁的渔夫农民,比野蛮人好不到哪里去。此地不仅遥远,而且前往本岛之路被如意岛阻隔。这样如意岛国君金多·马拉纳便可像看家狗一样盯住库尼·加鲁的一举一动。完美。就让小小的达苏岛变成一座牢房,囚住做过狱卒的库尼·加鲁,直至他咽气。

马塔还要把姬雅以及库尼的孩子们留在萨鲁乍城附近。他当然不会虐待他们,但他们正适合作为人质,以保库尼老实。他决不允许库尼再玩花招,搞出什么奇袭来。

佗入路·佩临总是没完没了地唠叨库尼·加鲁野心勃勃,会对马塔构成威胁。这下好了,得了这点“封赏”,他的野心便再无施展之地。

佩临也只得点头赞许,霸主至少在这件事上明智了一回。

尽管马塔对弥拉说她不必做任何事,但弥拉却不愿游手好闲。

她觉得终日安坐在小帐中十分别扭。这小帐是马塔安排给她的,就在他自己的营帐旁边。他将她带回来的那一日,送了一匣金银珠宝给她。她平生从未见过如此财富。但他随即便丢下她独自一人,忙于政务去了。

男女仆佣都对她语气毕恭毕敬,为她奉上精美饮食,仿佛她已是马塔的女人。她提出要在营中帮忙,仆人的反应是惊恐地跪下谢罪,问她对他们的侍奉有何不满。简直令人难以忍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