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时间计量与对时间的理解(第3/4页)

是的,虽然生活在同一颗行星上,但中国人与西方人所理解的宇宙结构并不相同,我们的漏刻技术遥遥领先,然而当以日月群星为钟时,偏差的裂痕逐渐呈现出来,很遗憾,世界并不是中国人想象的这个样子,错的是我们,还是这个世界呢?

三、中国传统时间观念的特色

在许多西方幻想作品中,对中国人的时间意识呈现出一种异质化的描绘,比如,认为中国的时间观念缺少物理测度思想,不追求时间的准确性,时间紧迫感不强,故而能对时间流逝泰然处之等等观点——想想看某些动画或游戏里的“熊猫人”种族。然而,尽管世界观有所不同,出于社会和生活的需要,对于时间的精确计量和控制的意识在中国是很普遍的。实际上中国古代有大量的惜时诗流传,甚而田园诗人陶渊明也有“古人惜寸阴,念此使人惧”之句,显然,这绝非泰然的态度。而“时间就是金钱”的古代版——“寸金寸阴”之说至迟自商贸开始发达的元代就已有流传,亦远早于18世纪的工业革命。

关于时间的一些经典议题,如时间的定义、时间的流逝性特征、时间是否具有连续性、时空是否可分、是否具有相关性和统一性等,中国古人也大多有所讨论,相关记载大多在先秦诸子和秦汉时期的文献中即可找到,内容可谓丰富。对于时间的同质性,古人也有讨论,《管子》中就有这样的问答:“问曰:古之时与今之时同乎?曰:同。”这是认为同时性具有绝对性的观点。

不过这在中国古代并非没有不同意见,中国传统的文学作品中颇多对同时性相对性的描述,堪称古代中国最具玄幻色彩的时间理解。如《隋书·经籍志》中载有一篇《洞仙传》提到东阳人王质入山伐木,遇见几个童子围棋歌笑,就将斧子放在一旁观棋,童子给他一个枣核般物件令他含住,一会儿,童子说你来得已久,可以回去了,于是王质去取斧子,却发现斧柄已经烂尽,回家后数百年已去,早已物是人非。这便是有名的烂柯山故事,可以说,此类传说已有些接近时间旅行的意味了。不过若细加追究,这类故事表现的只是不同空间中的时间流逝有快慢之别,就是所谓的“天上一日,地上一年”,并没有时光的倒流或者随意的时空穿梭。

其实,传统国人之所以没有时间旅行的创意是与他们的时间观念分不开的。中国传统时间观念中,最为紧要的便是对天时的尊重,人的行为只有顺从天意、时势才会得到好的结果。但天时是变幻莫测的,故而人们会用占卜的行为去试图把握它。且天时还涉及经常与时并用的另一个概念——“序”,序也有季节之意,但同时又有隔墙的意思,抽象开来则表示次序。次序的观念一定程度上反映着时间流逝的本质。而每一个时间段都处在这种次序之中,故而在中国古代传统中,每一个时间段都有其特定的吉凶含义,生辰八字的传统就反映了人们对时间的网格化理解。古人也因此特别重视很多重要行为的时间,比如据美国女画师卡尔的回忆,她给慈禧作画时的开始和结束时间都需事先问卜过。这种时间观念与近代以来流行的同质化的时间理解截然不同。对同质化的时间来说,时间旅行的想法是自然而然的,但是在传统中国时间观念中,时间就像一张铺开的“天网”,每一个网格都有着特定的含义,在其中自由穿梭自然是不可能的,而且这种网格是对次序的一种表现,对时序的颠覆在传统观念中也绝非让人赞同的行为。

科学史家柯瓦雷曾在其代表作《从封闭世界到无限宇宙》中描绘西方近代时空观念在科学革命中的变革历程,从哥白尼到牛顿,一种同质化的无限的时空在这一思想历程中逐步诞生。在同质化的时间之河中,各处的河水都是一样的,船才可以在其上加速或逆行,时间旅行才有了存在的可能。因为告别了有更多隔膜的古代时空观,西方的时间旅行科幻才得以解放。而在当代中国,同质化的时间之河与异质化的时间网格并存,在不同的文化群体间理解差异极大,于是,我们有了各种不同的时间故事,传统的时间旅行与充溢玄幻气息的穿越重生齐飞,我们生活在一个冲突的时间节点里,它会变得更加混乱,还是更加清晰呢?希望时间能给出答案。

任杰

科学史博士,中国计量大学教师。从事计量科技的历史文化研究,在时间计量领域有多篇论文发表。曾获2016年清华大学“科史哲青年著作奖”。

「时间体验,难落言诠,故着语每假空间以示之,强将无广袤者说成有幅度,若“往日”“来年”“前朝”“后夕”“远代”“近代”之类,莫非以空间概念用于时间关系,各国语文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