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熙和(第4/4页)

容昭也笑了出来。

她今日内衬是粉色长裙,外面罩着白色披风,笑起来倒是有几分娇俏。

张三一怔,随即忙移开视线。

他深吸一口气,轻声道:“阿昭,学堂与科举,能改变整个大雁朝,使大雁从格局上就发生巨大变化。”

容昭:“这是好事。”

张长言再次看向她,眼神认真:“有了连锁酒楼,有了报社,有了女子工坊,又有银行和海贸,未来还有科举与学堂……大雁朝会越来越好,你已经做到了极致,下一步,你要做什么?”

她的五愿——愿我亲朋皆在,愿岁岁年年如今,愿海晏河清,愿百姓安居,愿人人,生而平等。

前两个非人力所能抗,中间两者已经快要实现。

她是不是要做最后一个了?

容昭没回答,反而问他:“张大怎么样了?”

张长言摇摇头:“都好,就是右手伤到,不太能提笔写字,他已经准备辞官,以后就在家里教导孩子。”

容昭皱眉:“只是伤了手,没必要辞官,而且,手未必不能治。”

“我也是这么说的,但大哥心意已决,他给二哥报了仇,就觉得心愿已经了了。你又不是不知道他,古板得很,觉得自己伤了手,就不能做官,打死不去。”

张长言揉着眉心,“我尽量劝他。”

容昭了然,点点头:“怪不得丞相让你做官。”

说起这个,张长言一顿,随即看向她,扯了扯嘴角:

“如今父亲年迈,二哥之事虽然已经过去,但我知道父亲老了许多,张家现在需要我撑着,阿昭……以后不能再无拘无束跟着你了。”

曾经,他有爹和两个哥哥撑着,无拘无束,自由自在。

如今,轮到他来撑起这个家。

过去他们给他遮风挡雨,如今该他保护张家。

容昭看着张长言。

其实之前回京她就发现张三成熟了许多,下巴上冒出了胡茬,整个人再没有过去的吊儿郎当,反而显得成熟稳重。

如今他已经能平静地说出“不能再无拘无束跟着你了”这样的话。

看着看着,容昭笑了起来,眉眼弯弯,眼里都盛满了笑意:“本来就没人能一直跟着别人走,人各有路,你爹给你选择户部,很适合你。”

张长言红了眼睛。

只有他和容昭知道,他们这句话意味着什么。

他拼命眨了眨眼睛,眼眶却依旧难掩湿润。

他学着以往的口气,腿搭在板凳上,十分张扬:“我爹说了,户部是你的地盘,以后让你罩着我。”

容昭睨了他一眼,笑道:“我上头可还有徐尚书,他看我不顺眼,你可要小心。”

张三撇嘴:“他现在看到你就跟老鼠见到猫一样,哪里敢做什么?”

容昭笑容越发灿烂。

笑着笑着,她看向窗外,看向来来往往,热热闹闹的人群。

这个国家在变得越来越好。

而她的第五愿,愿人人,生而平等,却是最难。

帝制是很难改变的东西,那是延续千年,流淌在国家血脉里面的东西,不是一朝一夕,不是一个她,一个皇帝,就能更改。

就算已经在萌芽,人们在觉醒,也需要极其漫长的时间。

而这中间,还必须要小心不能走偏。

毕竟,他们前行很多年,也不妨其他国家可能会弯道超车。

上下尊卑,到人人平等的变化,从来不是一句口号,也不是一个人,一个皇帝,就能立刻实现。

而她能做的是竭尽全力,用更大的力气去推动。

确保哪怕她百年后……

这个国家,仍然能按照她想象的去发展。

永明二十七年十二月二十六。

这是大雁朝今年的最后一个朝会,也是永明年的最后一个朝会,明年就是熙和一年,是崭新的画卷。

是新的历史。

这一**堂之上依旧有许多事情,熙和帝坐在上方,下面朝臣议论纷纷。

而其中有一桩,倒是挺让人意外。

——海上出现了海盗。

这其实也正常,任何时代海贸开始,必然就会出现海盗。

劫掠商船,胆子大的还敢劫掠官船,他们漂泊在海上,很是难管。

当然,对如今的大雁朝可不难。

兵部尚书很是生气:“竟敢劫我大雁朝的海船,当真是胆大包天!”

张丞相皱眉:“都是些什么人?”

上首,熙和帝声音冰冷:“说是炎国和伽国等地的百姓组成,他们本来就善水,隐藏在小岛之上,偷偷劫掠我大雁朝的海船。”

这是他们第一次干,海盗也是刚刚出现。

熙和帝直接道:“此风不可长,命晋海大将军率水师和炮船,将海盗全部歼灭,再将炮船开到靠近炎国和伽国的地方,震慑一二,给炎国王和伽国王送信——如果管不好子民,朕替他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