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二合一)(第2/5页)

报道中,她将老师们的遭遇以及她们选择在孤儿院工作的原因娓娓道来,配图是老师们背对着照相机,跟小孩子们做游戏的照片。

写完报道,修完错别字,她将报道发给了黄强。

黄强跟王明政都已经做好了林舒月再发一篇法治报道出来的准备,结果看到这一篇充满了正能量跟真善美的报道。

一时间都有点反应不过来。王明政道:“把报道发给出版社吧。依旧给头版把。这爱心孤儿院啊,大家都采访了很多遍了,以前,大家把重点都放在孩子身上,还是第一次,有人把目光放在那些老师身上。”

“这报纸发出去,又回引起一些人的讨论了。”黄强道。

“这类讨论,不正是我们所需要的嘛?”

王明政说着,给电脑关机,带着黄强一起走了。他们一走,报社里就没剩下几个人了。

次日林舒月起来,天黑沉沉的,丝丝小雨从空中飘落,洋洋洒洒的洒满大地,一阵风吹来,冷意肆虐全身。

喝了娄凤琴的姜汤,吃了热乎乎的汤面,林舒月往爱心孤儿院去。

路过报刊亭的时候,她买了一份报纸,照例跟老板聊了一会儿天。快到孤儿院时,林舒月正好看到李老师带着一群孩子往幼儿园去,林舒月没有急着走,而是拿出电脑登录论坛看。

论坛上已经很热闹了,大家都讨论起了林舒月发的这个报道,有一些人还在论坛上发起了去孤儿院看看活动,参加的人不少。

当然也有一些人很看不惯李老师等人。其中最典型的,是一个叫做海阔天空发的,他的意思是,李老师等人虽然没有了一个孩子,很值得同情,但除了孩子之外,她们还是有老公的,想要孩子再生就是了,何必去孤儿院,把别人不要的孩子,当个宝一样的带大呢?

有这个能力,去当个保姆不好吗?同样是带孩子,当保密工资还高,在孤儿院里上班,钱少事多不说,有时候连工资都发不全。

这样的话一经发出,便被人连着怼了上百栋楼,且这并不是个个例,其余的说了类似话语的楼主跟这个海阔天空的待遇是一样的。

林舒月看着网友们花式喷发出这些智障言论的楼主层主,顿时就乐了。

怪不得那么多人喜欢上网,甚至还有了“网瘾”这种称呼,这网上的人啊,说话就是好听,还各个都很有才华。

林舒月心满意足的合上电脑,正准备下车时,她看到了一群背着包包,手里提着大包小包的年轻人,她们说说笑笑的朝着爱心孤儿院走。

林舒月一愣后,便想起了论坛上发起的那个活动。林舒月也打开车门下车。

她昨天已经了解到了,孤儿院的孩子们,最缺少的就是学习用品,这东西用不了多少钱,但是那么多孩子下来,也是一笔很大的开销。

而小一些的孩子,则最缺的就是婴幼儿吃的用的,尤其是奶粉,更是稀缺。

林舒月的系统背包里就有不少的婴幼儿奶粉、米粉。这是上个星期四,她从系统商城秒杀出来的,她本来是想着留着给林舒星的孩子用的。但现在距离林舒星的孩子出生还有好长一段时间。

并且她秒杀来的婴幼儿奶粉米粉实在是有点多,林舒星就算生十个八个的也用不完,多出来的那些正好可以送到孤儿院来。

她也没有带太多,各个阶段的奶粉四箱,米粉四箱。

她在来上班前,已经找了个没有监控的地方把车子装满了,她现在只要把东西搬进去就好了。

孤儿院的门打开了,孟老师把来看望孩子们的学生邀请进去,正要关门,就见到了林舒月。

林舒月朝她招手,孟老师让另外一名同事来招待几个大学生,自己则朝林舒月那边走。

在看到林舒月车里的那些奶粉、米粉时,孟老师的眼镜都红了,雨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停了下来,只有冷风萧瑟。

但孟老师一点也感觉不到寒冷,她激动地抓住林舒月的手:“谢谢林记者,我替孩子们谢谢你。”

孤儿院的经费有限,咔咔瓜子已经承担了孩子们的大部分医药费了,她们实在是不好意思再让咔咔瓜子再承担小孩子们的奶粉费。

孩子们的奶粉都是政府拨款下来后,院长挪出一部分来买的。现在的奶粉越来越贵,孩子们都快吃不起了。

林舒月昨天来的时候,孩子们的奶粉罐子都已经见底了,今天早上都没有喂奶,喂得熬得糯糯的米汤,大孩子还好些,他们已经懂事了。小孩子却因为吃不到奶,难受得嗷嗷哭。

“不用客气,孟老师,咱们快把东西搬进去吧。”

“诶,诶。”孟老师带着笑容,跟林舒月一起,把奶粉跟米粉都搬了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