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一章 今非昔比!(第5/7页)

龙辰不禁举目眺望了一下,却忽然看见,在皇宫的外围城墙之上,竟是悬挂着许许多多就似被大雪覆盖一般,绣着金边的白色布帛微风飘荡着。

显然,皇宫内此时正在举行丧礼,而龙辰往前迈进的双脚,也硬生生的止了下来。

※※※

作为北部公国西南境的小公国,金石国的领土面积相当狭小,从版图轮廓的西南边境一直延伸到东北境,这段最长的直线距离也只有一千里不到,与地大物博的紫岚国比起来,几乎仅等于其一级城镇所管辖的领土。

这么一个小公国在掌控原大禹国七成军队的樊家面前,根本没有任何可反抗的余地,樊家只用了不到半个月的时间便将其踏平。

事实上,在樊家军队入侵金石国西南境之时,金石国的皇帝以及嫔妃们便带着国库里的金银财宝连夜逃遁,可以称得上把金石国送给了樊家。

有些戏剧化的是,对于樊家军队的到来金石国的国民不仅没有反抗,反而夹道相迎,这种小公国的苛捐杂税远比海内大陆三大帝国高出数倍,重负之下民不聊生,而樊家成了这里的主人,自然要安抚民心,在这方面肯定会给予好处。

比起富庶的上京城领域,金石国实在是一片贫瘠到不能再贫瘠的地方,连与之仅隔了一条大河的大梁国都懒得去将其吞并,气候严寒不说,土地也总不出什么好庄稼,一到了冬季,气候更是恶劣,整个金石国便陷入一种近乎死寂的地步,而为免这个国家的饥民出现大暴动,波及到自己领域内,与之临近的紫岚国,大梁国,以及南罗国,每年都得送上大批米粮给金石国。

事实上不仅是金石国,整个北部公国领域内的环境都差不多,这种攻占以后不仅没有好处,恐怕还得倒贴不少钱财的穷地方,没有哪个国家会浪费兵力和粮草去征伐。

这么多年来,也只有樊家开了这个先例,而对于樊家的这种有些荒唐的做法,与樊家所处的局势所联系起来,各国似乎也能理解。

因为,樊家在原本的区域内被大禹国皇室逼得迟早要落败,甚至从某些渠道传来消息,玄宗殿也要助大禹国皇室,在这样的压力之下,樊家如果不想彻底灭亡,那么也只有跑到北部公国。

不管金石国有多贫瘠,气候又有多么恶劣,樊家总归站稳了脚跟,也远离了与大禹国之间的纷争,而樊家这么做显然明摆着已经放弃了推翻大禹国皇室的初衷,只祈求能够获得一个生存的机会。

只是,一想到曾经在一夜之间便占领上京城,并逼走大禹国皇室,声势也非常浩大的樊家,最终在玄宗殿的施压之下竟然也落得如此不堪的结局,紫岚国和南罗国朝堂之上的大臣们都有些吁嘘不已。

甚至,才刚刚占领金石国不到一个月的樊家,十席之中,便有两人遭遇不测!

金銮城皇宫后殿,伏龙殿大厅内。

一开始看见皇宫城墙上挂满白帛,并闻听挽歌以为樊京云出了意外的龙辰,情急之下几乎是硬闯进了皇殿内,还好在被大量护卫军围困,并即将遭遇到效忠樊家的尊级玄者围击之时,冷静下来想起身上有樊京云曾经赠予的令牌,这才化解了不必要的麻烦。

随后,樊京封也及时赶到,并将龙辰领进了皇殿,而得知死的并非是外公,乃是十席之中另外两位樊家的表亲戚以后,龙辰才终于松了一口气。

樊京封将龙辰领到伏龙殿便立即离去了,他如今既担任着金銮城的守备,又担任新都禁军大统领两个职务,事务本就繁忙,此时樊家十席之中又死了两名,金銮城内的各种谣言四起,军心也有些动荡,他必须要亲自监督着一切大小事宜。

樊京封走了没一会儿,手臂上裹着一圈金边白帛的樊京云闻讯赶到了伏龙殿,其面色憔悴不已,双目更是布满了血丝,两个月前还仅是花白的鬓角,已经看不见几根黑发。

樊京封走得很急,也没有说太多,所以对樊家发生的事情,龙辰只知道死了两名十席,具体的毫不知情,见到樊京云之后也立马起身迎了过去,并扶着有些气喘的樊京云坐到大厅首座上。

待樊京云坐下喝了一口茶水,缓了一些气后,龙辰才急忙询问道:“外公,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樊京云放下茶杯,轻轻吐出一口气,面色这才稍微好了一些,然后望向龙辰道:“你是指勒令休战这件事,还是指十席被杀一事?”

龙辰微微皱了皱眉,道:“玄宗殿勒令休战这件事,我已经知道是郦鞅向玄宗殿献出的计谋,难道十席被杀,也与郦鞅有关?”

“当然有关。”

樊京云微微眯着眼,目露憎色道:“郦鞅献计让玄宗殿将我樊家割成了两块,留下上京城作为引樊家十席内乱的诱饵,以便在天之城宁家的协定达成之时,让那些存有异心的十席回上京城宣布建国,这等伎俩岂能逃过我的眼睛?因此我只留了你表外公樊申在上京城,其他六席一并软禁在金銮城,绝不给他们回上京城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