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第5/9页)

他点头,又摇头。白衣人琢磨了好久,弄清他并无爹娘,不由叹息,牵了他的手往镇里走。他偷觑白衣人的长相,一对大大的眼睛,几根稀疏的胡须,看起来不讨厌。闻着草药的香气,白衣人好像变得更神圣了,他快步迈着双腿,紧跟这个好心人的步子。

他想,也许好日子要开始了吧。

白衣人的医馆很旧,残窗破梁,草药到处都是,很多碎末散在地上。他不在乎这些,只要这个伯伯能给他吃的,给他地方睡觉,他就能满足。

白衣人给他搭脉,他不晓得搭脉有什么用,伤口明明一眼就能看见。

“你叫我华大夫……噢,我又忘了你不能说话,没事,我给你开几帖药,把毒清出来。”白衣人一边说,一边站起拿了一个箩,大把大把抓药。不多时,累了小山样高,对了他又道:“你坐着,我去煎药。那边橱里有果子吃,自己拿。”

果子对他比药重要。他欢天喜地跑到红漆橱柜前,寻宝似地找他的果子。好大的一颗,他放进嘴里,甜得骨头酥掉,是他很久没尝的美味。

院子里飘来苦苦的药香,他又放了一颗果子在嘴里,甜。数了数,剩下的仿佛可以吃很多天,舍不得一次尝尽了,他把橱柜的门拉上。想了想又拉开,怔怔地看着果子诱人的外形,咽口馋涎,迅速地拿了一颗,飞快地丢到嘴里。

他这样斗争,吃一颗,再斗争,再吃一颗,等华大夫端了一碗药走出来,所有的果子都被吃完了。他满面通红地看着华大夫,对方并没有察觉,在他这样一张脸上,根本看不出任何的表情。

他的面目是混沌的,原始的,再没有喜怒哀乐、七情六欲的变化。宛如一张白纸。

“喝药吧。要喝上半个月,你才能说话。”华大夫和蔼地说,对了他狰狞的脸,神情并无异常。这让他分外感激,立即乖乖地捧了碗,把药一股脑喝下去。

经过喉咙时,药汤犹如呵进一口雪天的冷气,清凉凉地灌进肚子里。他顿时觉得嗓子很舒服,像路障被人搬除了,想放声大喊一记。

“怕你嫌苦,我多加了点糖。好不好喝?”

他点头,眼睛不由湿了,这是第二个小石头。他忽然丢下碗,抱住华大夫的腿,他不要离开这里,他想一直待下去。华大夫拍拍他的背,不好意思地道:“喂,别这样……你怎么哭了?唔,看病救人是应该的呀,我会治好你的,不要怕。”

他抬起头,华大夫贴近了看他,发觉那一双像黑洞般的眼睛,透着雪亮的光芒。

这天之后,他在华氏医馆住下。华大夫的生意很冷清,偶尔来几个病人,开了方子,也不付钱,放下半斤猪肉,或者丢下几株花草就付了账。华大夫并不在意,隔三岔五到附近山里去采药,走时嘱咐他看着医馆。

他依然蒙着脸,如今是华大夫亲手蒙的,透了几分雅致,一见就知是受伤,无人讨嫌地来揭。住了十天半月,病人晓得他不会说话,不忍差遣他,反而屡屡送他小玩意。他有了自己的玩具,面粉娃娃,草蚂蚱和漂亮的黑石子。后者让他想到小石头,但他竟不记得她的模样了,好像过去了很久很久。

可惜半个月过去,他的嗓子像鸭子,依然无法开言。华大夫苦思冥想,翻遍医书,换了十几味药,重开一方。他放心地喝着,苦中有甘,比他在山上的草根汤好喝太多。病没医好,人是孤儿,善良的华大夫不忍心叫他走,于是他滞留医馆。不过他的年岁实在太小,既不识字,也没力气,就算想打杂,做不了什么事。对华大夫来说,不过多了一个听他说话的病人罢了。

这个病人不仅听话,更无怨言。因而几次挫折下来,华大夫毫不厌烦,兴致勃勃地为他继续开下一剂汤药。很多年以后,他想起这件往事,才明白华大夫可能只是喜欢做医生,他是华大夫最好的试药者。不过即便如此,在寒冬收留了他的华大夫,仍是他最大的恩人。

换过七、八次药后,冬去春来,他突然开口说话了。

那时华大夫出门采药,他扫完了地上的草药末,听到轻轻的敲门声。开门,是一个比他年纪稍长几岁的垂髫幼女,略高他一些,蓝花布衣裙。他觉得她真是靓丽极了,睁大眼看得发呆。

“我娘病了,华大夫在吗?”她脆脆的声音像折藕。他摇摇头,怕她不懂,又摇手。小丫头失望地问:“几时会回来?我娘病得厉害。”

“刚……走……”他艰难地吐出这两个字,不想让她看出他的困窘。说完话,他又惊又喜,裹布下洋溢着无人见到的笑容,暗自快乐着。

“那怎么办?”她眼圈一红,险险要当了他哭出来。

“不……怕。一、回、来……我、叫、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