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第6/7页)

重量单位:十盎司(ounce)等于一磅,十磅(pond)等于一石,十石(stone)等于一硕,十硕(hundredweight)等于一吨(ton)。

王之血脉(the Blood):霄辰人对于贵族的称谓。有人生来即为王之血脉,也有人可以凭突出的功绩或对帝国的忠诚而晋升为王之血脉。王之血脉有等级之分,高阶王之血脉会剃光半边头发,将多枚指甲涂成彩色,等阶愈高,拥有的彩绘指甲就愈多;低阶王之血脉只能将小指的指甲涂成彩色。

同袍军(the Companions):伊利安的精英军事组织,现在由大将迪墨特·马克林指挥。同袍军是伊利安国王的护卫,并且坚守着这个国家的各个边境要地。在伊利安的对外战争中,同袍军通常都被用于攻击敌人最强的部位,突破敌人的弱点,以及在国王不得不撤退时作为后卫。和其他国家类似的精英战士不同的是,外国人(除了提尔人、阿特拉人和莫兰迪人)不仅会在同袍军中受到欢迎,他们甚至还有可能晋升到最高位阶,伊利安平民也有同样的晋升机会,这在其他国家同样是不常见的。同袍军的制服包括绿色外衣、有伊利安九蜜蜂花纹的胸甲和带有钢制护面甲的锥形头盔。同袍军大将在外衣袖口处有四道金丝编结的花边,头盔上有三根细长的黄金羽毛。副将在袖口上有两道黄色镶边,头盔上有两根细长的绿色羽毛。校官袖口有一道黄色镶边,头盔上有一根绿色羽毛。旗手在袖口上有两道缺口的黄色镶边,头盔上有一根黄色羽毛。班长袖口上有一道缺口的黄色镶边。

弃光魔使(the Forsake):这是史上十三名最强的两仪师在舍弃光明、投身暗帝以换取永生不死后所获得的称号,他们对自己的称谓是“使徒”。根据传说和片段的史料显示,他们在暗帝再度被封印时也跟着一起遭到囚禁。至今他们的名号依旧被拿来吓唬不乖的小孩。他们是:阿极罗、亚斯莫丁、巴萨摩、拜拉奥、狄芒德、古兰黛、伊煞梅尔、兰飞尔、麦煞那、魔格丁、雷威辛、沙马奥和色墨海格。虽然世人相信在暗影之战中只有他们背弃了光明。但实际上背弃光明的并不仅仅是他们,这十三名弃光魔使只是所有光明的叛徒中位阶最高的。自从他们在封印中醒来以后,他们的数量已经缩减了。最近一些与弃光魔使打过交道的人相信,男性弃光魔使中只有狄芒德和沙马奥还活着,女性中则只有古兰黛、麦煞那、魔格丁和色墨海格还活着。但最近发生的一些诡异事件表明,暗帝或许已经遴选出新的弃光魔使,或者坟墓之王通过某种手段,唤回了已死的人物,而这两名重新被赋予肉体的弃光魔使被称为奥森加和亚兰加。最近,一个自称为莫瑞笛的男人出现了,他也许是另一个被暗帝从墓穴中唤醒的已死弃光魔使。还有一个自称为辛黛恩的女子可能也是这种人。但因为亚兰加本是一个男人,却作为一个女人被唤醒,所以莫瑞笛和辛黛恩这些名字可能只是一种身份的掩饰。这些还需要进一步的信息才能明了。

裁判团(the Questioners):圣光之子中一个独立的集团,他们立誓要从冲突中找出真相,并且不择手段找出暗黑之友。在寻找真理和圣光的路程中,他们最入门的手段就是严刑拷打,对他们来说,真理早已在自己心中,而最重要的则是让嫌疑犯认罪。有时他们的行动甚至完全脱离圣光之子和其管理阶层涂膏人议会(Council of the Anointed)的掌握。裁判团的首领是至高裁判者(High Inquisitor),现在由拉丹姆·埃桑瓦(Rhadam Asunawa)担任,他也拥有参与涂膏人议会的资格。他们的徽记是一根血红色的牧羊人曲杖。

野猎(Wild Hunt):许多人相信,暗帝(在提尔、伊利安、莫兰迪、阿特拉和海丹经常被称作老妖)会在夜晚时分带领他的“黑猎犬”,也就是暗之猎犬出来狩猎灵魂,这就是野猎。人们相信,任何人只要看到暗之猎犬从面前经过,就会立即导致死亡,死的可能是看到暗之猎犬的人,也可能是他们最心爱的人。在十字路口、黎明之前和日落之后遭遇野猎尤其危险。

翼卫队(Winged Guards):梅茵之主的私人护卫,梅茵的精英军事组织。翼卫队成员都会穿戴红漆胸甲和能够护住后颈的壶状有沿的红头盔,手持系红飘带的骑枪。军官的头盔两侧有翼状装饰,其等级由头盔上细长羽毛的数量来表示。

智妇(Wise Woman):对艾博达一些女性的尊称,这些人拥有令人难以置信的医术,她们几乎能治好任何伤员。一名智妇传统上会系红腰带。有些人注意到,许多智妇,实际上是大部分艾博达智妇甚至都不是阿特拉人,艾博达本地人成为智妇的就更少了。直到最近才有很少一些非智妇的人知道,所有智妇实际上都是家人,她们使用医疗异能救治伤员,使用草药和药膏只是她们的一种掩饰。霄辰人占领艾博达的时候,家人全部从艾博达逃出,于是那里也就不再有智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