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李约悲难题(三)(第2/4页)

这是他的处世之道,为人之道。

他没办法背弃它,只能在它和自己的理想之间痛苦挣扎。

如今听得仙画如此说道,不由得心神大震。

韩世忠看向他:“鹏举,仙画之后,朝中对于北伐一定会再启讨论。说不定,北伐一事还有回旋余地。

他知道自己这位同僚的秉性,劝他:“圣人孔子都说‘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当然,你别误会,我只是想要提醒你,书中还有一句话。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岳飞转过头去,看见他意味深长的眼神。

他苦笑一声,闭上眼似在深思,旋即睁开,喃喃道:“我知道了。”

【对了,程颐还一句很有名的话,那就是“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宋朝民风开放,律法也保护妇女的离婚权,所以他这句话呢,只是停留在了道学讨论里,现实中没什么人理他。像是他的侄女,就再嫁了,他对此也是持有默许的态度。有人因此觉得他的言行不一,但我个人觉得,他这句话其实还是在说他的忠君思想。这是对士大夫们说的,君子应该舍生取义,而不是陷入困境之后就背弃自己的君主和信念。】

【但问题是,到了明朝后,这句话却被掌管了话语权的士大夫阶层不断的放大再放大,给女性套上了挣脱不开枷锁,造成了多少女性的绝望一生!据统计,到了清朝的时候,得到朝廷认可的寡妇数量就超过一百万人!更别提那些在宗族势力逼迫下,凋零了生命的年轻女性!】③

女子被锁在幽深的后院高楼之内,

穿着孝服,眼神麻木。

从青年,到中年,再到老年。

她的消亡就像是一片落叶,安静而不被人注意。

镜头一转。

一位面色坚毅的年轻女性从一座一座牌坊底下通过,无数的人如鬼魅一般站在牌坊两侧。

“身为我曾家媳妇,不想着为曾家守节,居然还想要再嫁!”

“杀了她!”

“如此不守妇道的女人,把她浸猪笼!”

无数的唾沫、鸡蛋、烂菜叶甚至是石头朝她砸了过去,不一会儿,女人的身上和脸上就出现了无数血痕,形容可怖。

但她的眼睛却那么的明亮,像是燃着一把火。

她每过一座牌坊,就下跪一次,然后接着往下走。

当她到达最后一座牌坊的时候,似乎都快要奄奄一息,全身都不像样子,只能膝行。

但她依然这样一寸一寸的挪了出去。

她回头看向自己走过的七座牌坊,脸上却不见悔意,反倒是露出了笑容。

她终于走出了这吃人的深深庭院!④

她自由了。

【一座座贞洁牌坊上都是斑斑血泪!】

【假如那些被冤死被迫害致死的女性真的有灵魂的话,希望她们别让这些迂腐的假道学家们好过!】

汉朝。

一嫁曹寿,二嫁卫青的平阳公主在府邸内冷笑连连。

寡妇不许二嫁?

这儒生是得了失心疯吗?

等她日后见了董仲舒,可要好好的问问他,儒家的圣人是不是不允许寡妇二嫁!又是什么时候在哪里说过这样的话?!

唐朝。

李世民沉浸在一百万的寡妇数字之内,连吸了几口冷气。

一百万!

这么多的人口,居然就这样荒废!

要知道,他在贞观元年的时候就领布了诏令,让各官员劝勉婚姻,鼓励鳏寡再行嫁娶。甚至还将辖下鳏寡数量以及人口增减数作为了官员考核的依据之一。就这样,费心费力的,花了十几年时间,使了各种手段才让天下户籍数堪堪增加了一两百万户!

而这后世,竟然放着一百多万寡妇不允许再嫁。

李世民心痛死了。

作为男性,他其实对这个议题并不如女性一般敏感和共情。但作为帝王,他很看不得这样的行为。

天可汗对此发出了自己的感慨:果然迂腐至极!

北宋,涪州。

涪州城内有一安静院落,正是程颐的住处。他因反对新党,被贬到涪州,虽然没有被囚禁,但是也不能出涪州城,程颐闲来无事就教导弟子并且开开讲学。日子过得也算是平静。

但这一份平静却被仙画打破了。

程颐坐在书房内,房门大开,他失魂落魄,面色惨白。

他绝对没有想到,自己的思想竟然会对后世产生这么大的影响,还是不好的影响,被后世之人如此痛骂。

而自己在道学讨论之中的一句话,被后世扩大到了这样的地步!!

华夏古代的知识分子,看重的是青史留名。

原来自己留的却是这样的名声!

门外有家仆匆匆而过,他叫住:“何事慌张?”

家仆支支吾吾,程颐本就因为仙画而心烦意乱,厉声道:“说!”

“门外有人扔鸡蛋……”下人不敢看他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