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李约悲难题(三)(第4/4页)

但却如滔滔巨浪,蕴含着磅薄的力量。

【明朝!生逢世界格局剧变之际的明朝,原本最有机会让华夏站在世界舞台上的明朝!却主动走入到了思维禁锢的牢笼之中,僵化而专独的氛围养出了宠大扭曲的士大夫阶级,贪蠢横行,党争不断,以至于李自成揭竿而起之后,立刻就以摧枯拉朽之势闻卷了整个大明,然后又被制度和文化都要更为落后的大清所灭。而和明朝同

期的欧洲,那时候正在开展轰轰烈烈的文艺复兴,解放思想解放生产力,最终成为了世界霸主。】

朱元璋摔了一个杯盏,又摔了一个碗。

他拿起案几上的玉玺,很想也把这个给摔了,但看了一眼之后,又有点舍不得,于是将它放了下来。

他现在也顾不上之前说的朱棣朱允炫和下西洋什么的了。

因为仙画把战火直接引到他身上了。

他一向看不起那些满口之乎者也的儒生们,刚登基不久就叫停了天下人祭祀孔子,引得世间哗然

o

“这大明天下,是姓朱!不是姓孔!”他气冲冲的对赶来的马皇后说。

他要改“道统”为“帝统”!

马皇后虽然没读什么书,但是她和朱元璋相识于微时,对自己的丈夫十分的了解。

当下,她立刻道:“陛下当然没有错。陛下从一介布衣到执掌天下,这历史上的皇帝哪有你厉害?

老妻夸了几句,顺毛捋,朱元璋的怒气这才慢慢的平息下来。

但朱家的天下似乎也没那么持久。 他叹了一声, 而且, 似乎还亡得很不体面。你说, 我是不是真的做错了?难道这儒家的天下,还真抢不过来?”

从仙画来看,自己的做法和尝试似乎是错的,而且还反倒让大明的未来变得岌岌可危。

他虽然刚才发了一通脾气,但真的不想背上后世骂名呀。

马皇后却笑了笑,“陛下,你钻牛角尖了。”

朱元璋一愣。

我虽然听不太懂这些什么思想的变化来变化去,但我却听懂了一件事情。马皇后对着丈夫-直都是大大咧咧的我来我去,“那就是,仙画中人似乎觉得一家独大是不好的。”

她没想那些谋士和朝臣们的弯弯绕绕,也不知道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快人快语:“既然陛下不想要儒家占了这道统,那就再多来几家别的呗,咱们那时候民间买东西还讲究货比三家呢。”

朱元璋眼睛一亮:“对啊,对啊!”

关键时候,还是自己这老妻靠得住。

这学说一多,就没办法独大了。就像是瓜藤上,若是有三四个瓜,那

这瓜与瓜之间互相争抢营养,自然都长得不大。但若只有一个瓜,那就肯定会长得很大。

他要的就是前者!

他看向仙画,现出沉思之色。

不知道后世所用的“道统”是什么?是她一直在强调的“科学思维”吗?

只是,这科学思维又如何理解?如何培养?

【两块不同的大陆,在历史的节点上却选择了两条不同的路。】

【一条向前走,一条向后走。】

【若是孔孟荀,还有春秋战国时期的那些百家先贤,得知了这样的情况,也只能发出一声叹息吧!】

【好在,现在不是大明,也不是大清。我们的华夏已经从那个泥沼之中解脱了出来!】

天幕开始变得明亮。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从东方而来,穿过巍峨如巨龙在山间盘旋的长城,穿过黄瓦红墙的紫禁城;

穿过小桥流水的苏州园林,穿过波涛汹涌的长江黄河,来到了现代高楼林立的摩登城市;

悠然自得的胡同巷弄,鸟语花香的市政公园,照拂在早起的或匆忙或悠然的百姓身上。

给众人镀上了一层金。

最后,来到了五星红旗高高飘扬的学校。

身穿白衬衫的青年老师站在讲台,问下面端坐着的面容还显青涩稚嫩的小小少年们。

“你们为了什么而读书?”

少年们整齐的站了起来,稚嫩却又清脆的声音响了起来,在这空旷明亮课堂之中回荡。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