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上可九天揽月(十)(第3/4页)

【这就是历法的故事。】

【天文学家们,在蒙昧的时代就学会抬头看天,并将天文从神学发展成为了一门科学,在“神”的视线下总结规律,指导生产。】

【他们是先驱者,是启明星。】

【为了感谢这些古代天文学家的突出贡献,如今我们会以他们的名字来命名宇宙中的一些星体与地貌。让他们的名字和自己钟爱的天空、宇宙一起闪耀。】

【这是后辈们予以的尊重与浪漫。】华夏古代天文学家们的头像依次的出现在仙画上。先是石申。

字幕在旁边显示: “1970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正式接受将月球背面的一座环形山被命名为‘石申环形山’。

路小柒在月球的影像上标注了石申环形山的位置,那是一座古老的陨石坑。再是落下闳。

一颗在宇宙中缓慢运行的小行星出现了。

小行星16757号,发现于1996年9月18日。为了纪念西汉的天文学家,《太初历》的创作者,将其

命名为落下闳星。

再是张衡。

“1970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正式接受将月球背面的一座环形山被命名为‘张衡环形山’。小行星1802号,1977年被命名为张衡星,用以纪念东汉的天文学家、科学家和文学家张衡。

紧接着的是祖冲之。

同样是一座环形山,和一颗小行星,分别为祖冲之环形山和编号1888号的祖冲之星。他的称号是天文学家、数学家、科学家。

元朝的郭守敬和祖冲之享受了一样的待遇。

郭守敬环形山与编号为2012的郭守敬星。

一座恢弘的白色望远镜出现了,它就像是大型的建筑一样立在地面,只是口径就有四米。

为了纪念元朝著名的天文学家、数学家以及水利工程学家郭守敬,我国将新建造完工的LAMOST望远镜命名为‘郭守敬天文望远镜’。

小行星1972号,为了纪念唐朝的天文学家一行,被命名为了“一行星”。小行星2027号,为了纪念宋朝的科学家、天文学家沈括,被命名为了“沈括星”。①

大家都仰头看着天幕上出现的一颗颗星辰,天幕旁的星辰也都在闪耀。

绝大多数的老百姓,包括读过书的,在之前都没有听过这几位的名字,也不了解他们的生平和成就。但是现在,他们却看着这些先驱者在天幕上闪着光。

“他们是变成天上的星星了吗?”有孩童天真的问。

不是,是天上的星星属于他们了!大人也不是很懂这个命名的规则和意义,单纯的以为是他们拥有了宇宙中的星辰。

反正,是件很了不起的事情!

“哇!”孩童张大嘴巴,简直无法想象。

有书生忍不住道: “有后世如此评价和认可,此生足矣!”如果非要比的话,这简直比配享太庙还要更加的隆重了,甚至比得上是封神!

只有传说中的神灵,才拥有星宿。这简直让无数渴求身后留名的士人们癫狂!

汉朝

董仲舒手臂上起了鸡皮疙瘩,刚才的一幕让他的汗毛都忍不住竖起来了。

他对旁边的公孙弘道: 不知道孔圣人是不是也

有这样的待遇?

公孙弘看了他一眼,叹口气: “谁能想到呢?如今所认为的微末小伎,后世却如此看重。”

但他们看完之后却无法反驳,因为对人类来说,这些的确是重要的。他们认为不重要,只是因为一叶障目。

至于孔子有没有小行星,已经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科学在世人心中,已经全面生根了。未央宫中。

落下闳痛哭流涕,形容狼狈。

他没想到自己在后世竟然受到了如此高规格的待遇,让他顿觉受宠若惊,就算是死在这一刻也觉得值了。

不不,还不能死,还没编出《太初历》呢。

落下闳这么胡思乱想着,甚至顾不得现在还在皇帝身边。旁边的臣子们向他投去羡慕嫉妒恨的眼神。

天上居然有一颗星辰以他的名字为名,这简直……简直太让人眼红了。刘彻心里酸溜溜的,嫌弃的看他一眼: “像什么样子!”落下闳嗓音都有些变了: “请恕……请恕微臣殿前失仪……”刘彻冷哼一声: 恕你无罪,下不为例。

他倒是可以理解落下闳的心情,如果换了是他,他或许也会激动不已。帝王难道就没有对人类做出贡献吗?刘彻对此表示忿忿不平。

其他如祖冲之、郭守敬、沈括等自然也都是欣喜不已,皇帝和其余重臣也都立刻宣了圣旨以及送了贺礼前往其人家中。

东汉。

邓绥向张衡道贺并且赐下了重金,并且考虑给张衡赐爵位: “咱们大汉有张公,是大汉的荣耀。

这可相当于是被上天告知,出了一位大德大家!

是不能怠慢的。

清朝。

王贞仪的亲戚们安慰她: “已经很厉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