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要想富,先修路(完)(第2/4页)

他这番话,招来了旁人的侧目,尤其是霍去病小少年的眼神,都带上了那么一丝丝的鄙视。桑弘羊轻咳一声: 这可是求着别人卖的生意,那别人多赚点儿,也很正常。刘彻道: “所以,最好还是自己有。”这后世国与国之前的状态看上去很和平,实际上却博弈不断,复杂极了。

但是却很有趣。

桑弘羊立刻道: 所以也不能太贵,免得让对方生出自己造的心来。这下,大家看他的眼神还带了些提防。

果然无奸不商。

桑弘羊不以为意,这做生意的事情,里面的学问其实可深着呢。桑弘羊很乐在其中。

而且他早就发现后世这些国家之前的博弈就挺有意思,很多都不再以战争的形式出现,而是以贸易的形式出现。

他心中不是不喟叹的,这才是像自己这种人的价值所在啊!

【之后,计划中的大工程项目越来越多,咱们一想,这不行啊,老花钱了,还是得自己搞才行。国内终于下定决心要造自己的盾构机。】

【根据这些年的经验,当华夏说要做成什么事情的时候,最好是当真,因为它真的往往能做到!】

【三年后,首台拥有独立知识产权的国产盾构机下线。十二年后,国产盾构机销量一跃成为全球

第一!】

【20022年,盾构机实现了全部国产化。】

高大宽敞的车间内,工程师和工人们正在喜气洋洋的庆祝新建造的盾构机下线。它叫

京华号。总设计师对记者道。

开挖直径达16.07米,长150米,总重量4300吨!

被涂上新装的京华号安静的放置在车间内,看上去有五六层楼那么高,绝对的庞然大物。即使它不动,也能够想象出它在工作时爆发出来的威能。

镜头拉升。

城市从黑夜中醒来,路面上的一切都开始忙碌。人们开启了一天的工作。

但是视线往下再往下,穿过土层,在照不到光亮的几十米之下的地底,却有着许许多多的盾构机也正在尽职尽责的工作。

为城市的建设贡献出力量。

【用二十年,追上了百年的落差。】

【盾构机如此,高铁也如此,其他方面也如此。】

【逢山开路、遇水搭桥,西北、西南地区很多千年都不通路的地方终于被连接在了一起。】【隧道击穿了西北和西南的一众山脉。】西部的高耸山脉又一次出现在天幕上。

不过这一次的主角不是在边疆的喜马拉雅等,而是位于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中间的——祁连山脉、昆仑山脉、秦岭山脉。

盾构机正在辛勤工作。

一条条超过两万米的隧道也最终呈现在人们面前。

最长的新关角隧道甚至达到了32690米!

它连接了西宁与新疆。

【很多年前,翻越这些山脉可能需要火车迂回盘旋几个小时,但是现在,隧道直通,十几分钟就

可以到达山脉的第一边。】

徐霞客生起了一堆火。

这蜀山之上,可真是够冷的,不生火对付不过去。徐霞客当天晚上做了一个梦。

他梦见自己来到了后世,看到气势磅礴的盾构机正在蜀山的山腹中穿行。蜀民们和他这样的旅行家,顺着盾构机开出来的隧道,来往于蜀地与中原之间。即使在梦中,徐霞客都笑出了声。

蜀山沿途和深处还有一些土著部落居住,他们不与外界往来,还相信着巫的力量。

她的手已经如枯枝一般,但这些年少的男女们却有着乌黑茂密的头发以及闪亮平整的肌肤。巫缓缓开口: 不,这不是神灵的力量,这是凡人的力量。少男少女很疑惑的看着她。

巫笑了笑,坚定的道: 这就是凡人可以做到的力量。但是,只有学习更高深的知识……巫娓娓道来,

她老了,她可以死在这深山里。但是这些孩子们不能像她一样,终身被困在这儿,他们要走出去。

巫有预感,这天下即将迎来一场巨大的变革。

她也不知道自己的这个选择是对的,还是错的。

她希望是对的。

【以往,山谷之南与山谷之北的居民对岸而居,却终生无法相见。如今,一座座的桥梁跨越山峰,大自然造成的天堑变成了坦途。】

【华夏古代,曾经有很多漂亮的桥。】

【赵州桥、洛阳桥,其技术都领先于世。】

各式各样的桥出现了。

有皇家园林中雕梁画栋的精致木桥,有江南傍水小镇中的朴素石桥,还有可遮风雨的廊桥....最后定格在洛阳桥上。

洛阳桥不在洛阳,而在泉州。它是现存最早的跨海石桥,建成于宋仁宗时期。

导游对着游客们讲解:“当时的泉州太守蔡襄也是个奇人。他为了让这个桥更牢固,不被风浪吹走,就地取材,在桥墩上种了牡蛎,也就是生蚝。生蚝贴着石头一层一层,而且还能够吐出粘液,生蚝长得越多,这个桥基就越坚固。